金華市新墻材和散裝水泥發展中心 楊裕發 (二等獎)
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對保障建筑工程質量、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減少施工勞動強度和提高施工效率都有著現實意義,也是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產業鏈的延伸,是建材和建筑業走現代和文明的標志。預拌混凝土行業的迅速發展為金華市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文明城市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商務廳黨組高度重視。預拌混凝土作為散裝水泥行業延伸的重要產業,在金華市家數多、體量大、分布廣、社會關注度高,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新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大監管力度,加強節能減排和技術升級,通過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市“碳達峰、碳中和”做貢獻。
行業發展基本情況
“十二五”期間,金華市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已覆蓋全市9個縣(市、區),共35家;其中市本級2家、婺城區3家、金東區5家、蘭溪市4家、東陽市4家、義烏市5家、永康市5家、武義縣2家、浦江縣3家、磐安縣2家。主要生產C15~C60預拌混凝土,年設計產能達到2280萬立方米左右。2011~2015年,全市預拌混凝土供應量4297萬立方米,節約水泥344萬噸,節約標準煤57萬噸,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773萬噸;
“十三五”期末,金華市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58家,其中婺城區5家、金義新區(金東區)11家、蘭溪市6家、東陽市9家、義烏市10家、永康市6家、武義縣5家、浦江縣3家、磐安縣3家。全市預拌混凝土年設計產能3870萬立方米左右。2016~2020年,全市預拌混凝土供應量分8103萬立方米,節約水泥648萬噸,節約標準煤107萬噸,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1458萬噸。
“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全市預拌混凝土企業新增23家,新增產能1590萬立方米,新增供應量3806萬立方米;目前,在行業管理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行業發展較快,管理逐步全面規范,城市“禁現”工作落實,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高,新產品、新設備、新技術大幅推廣應用,行業整體社會形象和認可度得到明顯改善,正朝著科學、有序、規范方向發展。
行業發展存在問題
雖然預拌混凝土的推廣應用為金華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發展門檻底、時間短、速度快、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行業整體發展特別是離高質量發展還有距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空間布局有待優化
預拌混凝土產業空間布局十分重要,其空間布局必須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功能區規劃以及本地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發展規劃相關要求。目前金華市預拌混凝土企業布局上主要存在兩個問題。其一,部分區域預拌混凝土企業過于密集,存在“扎堆”現象。根據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布局要求,一般攪拌站供應半徑在30公里以內比較合理,而金華市局部區域內預拌混凝土企業密集布局,有效輻射范圍較窄,供應半徑內產能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區域產能過剩和低價競爭。其二,預拌混凝土企業大多建在城郊接合部,隨著金華中心城區建設規模逐步縮小,建設重點轉移,預拌混凝土企業布點與新的重點發展區域不匹配,部分需求量較小的老城區預拌混凝土企業分布密集,出現了部分預拌混凝土內產外運現象,運輸距離較遠,成本增加。
2.質量管理有待規范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預拌混凝土建設工程質量是關系到百姓民生和生命財產安危的大事,雖然金華市高度重視預拌混凝土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各職能部門對照職責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市建設局2018年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預拌混凝土質量管理的通知》(金市建建〔2018〕28號),有效加強了預拌混凝土建設工程質量管理,但預拌混凝土行業在質量管控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目前全行業面臨砂石等原材料供應緊張,原材料質量參差不齊,處于賣方市場,部分企業降低了對原材料質量要求,導致混凝土質量有所下降;二是預拌混凝土生產方與使用方對預拌混凝土質量標準的責任界限不清,在預拌混凝土交付時,還屬于半成品,需按照施工要求和后期養護后才能最終體現產品的設計要求,有時要分清是產品質量還是施工養護造成的質量問題存在較多爭議。質量不達標主要原因:混凝土粗骨料強度不達標;細骨料(沙子)含泥量或石粉過高;混凝土配合比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匹配;現場施工振搗不密實;為搶進度過早拆模等。
3.行業整治有待加強
目前,預拌混凝土行業需要加強整治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兩種情況:一是需嚴厲打擊違規攪拌站。這類攪拌站未辦理任何手續,無資質,設施設備簡陋,主要存在相鄰縣、市城郊接合部,比較隱蔽,主要供應農村、道路、廠房建設,由于投資建設成本低,銷售價格便宜,有一定的市場生存空間。這類攪拌站嚴重影響周邊環境,擾亂預拌混凝土行業市場。二是供應國家、省、市重點、重大項目的自供站。重點、重大項目對混凝土品質要求高,型號、品種特殊;自供站場地小,清潔化生產水平不高,處于監管邊緣;基本上都沒有預拌混凝土生產資質,檢驗、試驗設備不完整,供需雙方為實現共贏,追求利益最大化,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出現質量問題追責困難。
4.清潔生產有待深入
雖然按照浙江省商務廳等4部門《關于印發浙江省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的通知》(浙商務聯發〔2016〕87號)精神,
目前金華市58家企業完成清潔生產49家,除新、遷建企業以外全部完成清潔生產,行業清潔生產水平邁上新的臺階。但由于企業在產品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涉及面廣,需關注的地方多,通過2020年中央環保督查情況反饋,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一是清潔生產意識不強。有些企業沒有把清潔生產上升到政治高度,只顧經濟效益。二是應對驗收、應付檢查。清潔生產工作推一步動一下,做表面文章。三是企業自主化管理不到位。企業常態化、精細化維護和管理未嚴格落實,流于形式。四是行業管理部門長效監管機制未形成,力度不夠。
5.農村發展有待關注
當前金華市農村使用預拌混凝土比例不高。主要原因一是預拌混凝土價格相對較高,加上農村建筑層數不高,大多數人認為自拌就可以;二是目前混凝土攪拌站基本上都是大型設備,由于交通條件達不到要求,農村建房相對比較集中,施工作業空間難以保障;三是預拌混凝土企業認為農戶使用混凝土量太少,補方困難,不愿意接活,農戶較為被動;四是預拌與現拌相比,前者需要提前預約,施工時間會受到限制,而后者隨時都可以。
6.數字智能有待提升
目前,行業領域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創新技術手段,在加強預拌混凝土原材料、試驗、配合比設計和生產管理,實現預拌混凝土生產、供應、運輸、使用等環節數字化、信息化管理還沒有全面推進和普及;行業管理部門、原材料供應商、生產企業、建設(施工)單位未形成產業、供應鏈資源信息共享融合,行業智能管理、協同水平不高。
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意見
既然預拌混凝土對金華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這么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行業管理部門和企業就應該維護好、發展好、管理好,努力處理各種關系,實施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推進行業創新發展,助力行業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針對行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意見。
1.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1)編制科學合理規劃,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在省行業規劃指導下,編制金華市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在全市范圍內嚴格控制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總產能,設定產能目標與省規劃基本一致,到2025年預拌混凝土產能5610萬立方米,預拌砂漿產能680萬噸,努力形成上下一盤棋;突出縣(市、區)的主體地位,要求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科學提出規劃期內產業布局,盡量避免因產能過剩、布局過度集中等原因造成的惡性競爭,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兼并重組中小或困難企業,組建企業集團,以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實行規范管理,促進市場有序競爭,鼓勵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對接資本市場,形成核心競爭力。引導預拌混凝土行業走規模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抓典型、樹標桿,實現產業提質增效。
(3)新增預拌混凝土項目,原則上應設置在遠離生活區的工業園區,有條件的應在便于大宗原料運輸的河道沿岸建設。新建項目應避開環境敏感區、飲用水保護區,遠離集中居住區、商業區,嚴禁擾民,保護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2.明確職責,規范產品質量管理
新修訂的《浙江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條例》規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預拌混凝土產品質量和建設工程質量預拌混凝土使用質量的監督。”建議建設部門加強對預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水泥、骨料、砂子、礦粉以及各種添加劑的質量管控,從源頭抓起,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安全;加強生產使用過程各環節質量控制責任,保證在生產使用過程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操作,每一步都經過全面監測,建立各種管理制度及相應處罰措施。行業主管部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方便需求、鼓勵競爭、有利環保的原則,編制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發展規劃,并按照規劃要求有效加強項目管理,優化混凝土企業布局,同時積極協助、配合建設主管部門加強對預拌混凝土產品質量的監督。
3.部門協調,加強行業市場整治
(1)對供應國家、省、市重點、重大項目的自供站的處理,散裝水泥行業、建筑業行業管理部門應加強協調溝通,對供應站進行定性,如果可以存在,就應該對供應站供應項目對象、項目規模、建設水平、質量監管、下步處置等進行明確,實現規范有效管理,不是所有供應站都能夠以供重點、重大項目為名生產混凝土進行供應,脫離監管,打擦邊球;如果不行,就應該堅決禁止,對全市目前供應站進行統計匯總,項目完成一家自動拆除恢復原狀。
(2)對未辦理手續的無資質違規攪拌站,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會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建設、市場監管等部門,限時進行依法取締,給行業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4.順勢而為,深入推進清潔生產
(1)要求新、擴、改、遷建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必須同步實施環保配套建設,與主體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使用。
(2)對已完成清潔生產的企業,經常性組織清潔生產“回頭看”,建立長效監管機制,鞏固提升改造成果。
(3)對前期已授牌未明確有效期的企業,應在省級層面進行明確。
(4)強化和提升行業清潔生產標準,制定深入推進對策措施。
(5)加強車輛用油管理,使用符合國標柴油,加強車輛維護保養,保證車輛達標排放。
5.宣傳培育,關注農村發展應用
將農村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作為金華市“十四五”時期預拌混凝土行業新增長點,積極培育廣闊農村預拌混凝土消費市場。一方面,在“十三五”開展預拌混凝土“下鄉”試點工作基礎上,引導鼓勵相關企業建立面向農村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推廣與銷售網點體系,積極鼓勵山區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建立面向農村預拌混凝土供應服務網絡。通過技術研發和管理創新,切實解決農村預拌混凝土推廣過程中的困難和存在問題,實現農戶和企業雙贏。另一方面,把預拌混凝土下鄉工作納入各縣(市、區)重點工作,建立預拌混凝土下鄉統計體系,引導加快推廣預拌混凝土下鄉。同時通過宣傳引導,逐步改變農村現場攪拌混凝土習慣,力爭“十四五”期末農村使用預拌混凝土比例達65%目標。
6.努力探索,提升行業數字智能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2月18日,省委召開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吹響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號角。 金華市經信局、市大數字局和市委改革辦要加強聯合,加快推進數字改革軟件賦能對接,全面推進運用數字化手段實時監測相關設備和業務等信息,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實現設備遠程運維,提供生產、管理信息推送和服務,為行業管理提供決策依據;依托“互聯網+”積極探索智能制造,推動行業企業實現自動化與信息化改造升級,通過無線、廣域通信方式,實現人、設備和系統三者之間智能化、交互式無縫連接。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進行決策分析,實現資源最優使用,優化決策,實現定制化產品生產和數字化可控管理,高效運營,高質發展。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