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術上,先行策劃,在工程經營上,更要先行策劃”!
—北京城建二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偉
當年,北京城建二公司年紀最小的項目經理王孝洋率領的百旺項目團隊在北京中關村環保園1號科研樓等6項工程建設中,匠心不懈,出手不凡,創出7萬平方米的工程當年開挖,當年結構封頂的“孝洋”速度,被受干群們的喝彩。如今,在火熱的新征程上,他又創造出獨特“孝洋”經營管理方法,匠心摳出了響當當的贏利工程,成為新時代年輕項目經理群體中的樣板和典范!
“孝洋”歷程
1988年,出生于紅色軍旅老區—安徽省大別山腹地金寨縣貧困農家的王孝洋,從小就受到“希望”工程的資助與熏陶,在“希望”小學、“希望”中學、徐州基建工程兵指揮學院的培養和教育下,王孝洋懷著感恩的心結和向往軍旅生活的渴望,在畢業求職的過程中,他放棄了家鄉附近的建筑單位,毅然選擇了從“基建工程兵”華麗轉身的北京城建二公司就職。
入職北京城建二公司短短的8年來,從威海、揚州等外埠工地轉戰到百旺經理部,他從技術員、生產副經理的平凡崗位上磨礪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項目經理,長期在項目一線上摸爬滾打的王孝洋,在北京城市學院工程、小湯山阿蘇衛工程、北京大興新機場線工程三次激烈的大搶工中,都留下了他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汗水和閃光的足跡。因此,他也被北京城建二公司的干群們稱贊為“救火隊長”。
“孝洋”速度
北京中關村環保園1號科研樓等6項工程,是王孝洋任項目經理后第一個獨立指揮施工的大型工程項目。該工程建筑總面積73025平方米,地下2層、28540平方米,地上6層、局部7層44485平方米。為干好這第一個工程,王孝洋就象一個兵一樣雷厲風行,克服困難舍小家,日夜堅守在工地上,嘔心瀝血,精心組織,科學指揮。在項目生產副經理人選不到位的情況下,他身兼正副兩職,即是組織者又是實施者,即是指揮員又戰斗員。他說上任后,我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努力工作,就在怕工程上出現丁點兒差錯,對不起二公司的培養和項目員工們的信任,自己苦一點、累一點不算什么。
從當年的3月21日開槽,9月11日拱出地面,12月12日實現7層主體結構優質高效封頂。比甲方計劃目標提前了“三層”時間。比公司年底封頂目標提前了19天。從開工到結構封頂僅用了200多個有效工天,創造出北京城建二公司又一優質高效施工的經典傳奇!
“孝洋”效益
工程進度上有速度,工程質量上有亮度,在項目經營管理上,王孝洋又創造出了“孝洋”經營管理方法。他說;我帶著大伙兒干工程,不能干一個工程,干成了一個大窟窿!
先行策劃,在項目經營預算、各種經濟合同簽訂之前,王孝洋都要組織項目全員召開經營分析會,廣泛聽取員工們的諫言獻策,他說:項目員工是主人翁,更是項目的當家人!潛移默化的交心交流,使百旺項目部的員工們口上諫言,行動上把一截方木,一斷鋼筋頭兒都當成金子寶貝一樣自覺的管起來,個個成為項目經營管理的行家里手。
當上項目經理后,王孝洋沒有官架子、平易近人,向現場有30多年施工經驗的一線農民工們虛心請教,不齒下問,不但摸清了施工的技術操作套路,更精確的計算出用料的“根數”。他還通過比對公司歷年盤點各單位的土建模架體系;結合工程現場實際計算,BIM輔助推演,親自下手實操,摸排盤查出一套最適合百旺項目的結構施工模架體系。從施工中上下前后使用位置,材料選取、拆支模時間差、墻柱調配方案、材料進場周期幾方面,將鋼包木與方木協調、調配,找到鋼包木使用周期三個月的“黃金效益支點”,用方木作為輔助,最終敲開了效益的大門,成功醞釀出一套北京中關村環保園工程專屬的模架結構體系。
在算法上匠心獨特,2018年鋼材市場價格“暴走”直升,為了工程穩步推進,不讓廠家扼住工程進度的“咽喉”,王孝洋對鋼材市場的價格浮動了熟于胸,他分別在三家鋼材供料廠家中“迂回周旋”。在之后與甲方的結算中,又巧妙的打出了時間差,選取鋼材的峰值市場價位迅速出手,與甲方形成了一錘定音的結算價格。最終粗計鋼筋、混凝土全部進入節約的行列。
在節約上重在行動,2019年的冬季,百旺項目部外施隊員們紛紛回家過年了,項目經理王孝洋,書記曹國堂黨政聯手帶領項目16名管理人員迎著寒風親自下工地、親自動手完成了3個蓄水池的鋼筋綁扎、支模、混凝土澆注施工任務。在結算清單中,施工隊曾報價30余萬元,最終在項目部的合力攻堅中,汗水如金,以4萬元的成本完成施工。
在工程最后收尾的過程中,工程墻面材質從砂漿與石膏中選擇,王孝洋考慮到價位基本相同的兩種材料,石膏的膨脹體積大、好處理,后期也便于甲方重新調整,人工費也能節省1.2的單價。他靈活運用公司倡導的“兩個意識”,既征求甲方意見,為甲方著想,又節約項目成本,點滴之中不忘增效,形成了強化市場意識—提升服務意識—為企增效幸福職工的項目成本經營的良性循環。
項目經理王孝洋獨創出的“孝洋”成本經營管理方法,值得學習和借鑒。(文 楊保川 楊帆)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