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建筑與法> 正文

江城地鐵建設邁入高速時代

2021-03-17 10:32:23來源:中華建設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劉英飛

  備受市民期待的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開通在即;武漢首條延伸到市外的地鐵——11號線三期葛店段也整裝待發;最強環線12號線全線開工……歲末寒冬,回首逝去的2020年,在那段刻骨銘心的疫情歲月里,武漢地鐵宛如地下鋼鐵長龍,昂首向前,不屈地掘進,在江城市民熱切的目光中,干出了“加速度”。

  呼嘯而行的地鐵,攜裹著一股豪情與勁頭,那是江城武漢疫后重振、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

  吹響復工復產第一聲號角

  讓時光回溯到2020年3月23日晚8時。

  疫情的陰霾還未散去,夜色中的武漢市民之家24小時政務服務窗口,來了幾名武漢地鐵集團工作人員。他們一口氣遞交了武漢軌道交通11號線三期12個標段的復工申請。第二天上午,武漢市城建局行政審批人員就為他們發放了復工通知書。

  憋著一股勁兒,地鐵建設者們等不及了。

  他們,剛剛從抗疫一線回來。2月2日起,在疫情肆虐全城的危急時刻,武漢地鐵集團抗疫突擊隊先后援建火神山醫院、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塔子湖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黃陂黨校隔離點、市優撫醫院(改造)等13個緊急醫療項目,累計交付床位1萬余個;他們,剛從社區下沉中回來。隨著防疫工作深入推進,武漢地鐵集團動員1200名干部下沉至94個社區、9個隔離點,切實當好小區“守門員”、居民“服務員”、政策“宣傳員”、民意“調查員”,主動承接社區各類急難險重任務,助力創建無疫情社區。來不及歇一歇,來不及喘口氣,甚至來不及回家看一看,他們又投入到地鐵建設中來。

  “疫情耽誤了我們近兩個月的工期,但我們仍‘對標’之前的年度計劃推進項目。目標不變,初心不改!”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一級項目經理朱知文說。

  復工復產后,武漢全市在建地鐵項目包括8號線二期、11號線葛店段以及部分5號線等12條線路。武漢地鐵集團組織所有參建單位開展勞動競賽,抓好“防控、質量、安全、進度”四大核心,通過科學管理、精準施工來提升效率,爭分奪秒補進度。

  一線串珠眾多人文勝地

  沿途皆風景。12月19日,筆者從梨園站試乘8號線二期,向野芷湖方向行駛,特意在4座特色車站“打卡”。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一批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入駐”省博湖北日報站,帶有濃郁楚文化氣息的車站內,24幅銅質的湖北省博物館內館藏文物版畫分為兩列,以“藝術櫥窗”的形式排列在車站站廳層內,儼然與省博物館“無縫對接”。

  到洪山路站下車,進入站廳的第一感覺是空間開闊。站廳挑高6米,站內一幅名為《廉潔清風》的巨幅壁畫引人注目。這幅畫長60米,高4米,頗有中國畫長卷的筆墨趣味。畫面以山水作畫,繪有洪山寶塔、東湖楚天閣、武大老牌坊等周邊人文地標,并融入蓮花元素,將“廉潔清正服務于民”的主題思想化為“空山新雨后”“清氣在山間”的意境。

  街道口站,站廳壁畫上雕有不同時代的電腦屏幕形象,記錄著街道口因“電腦一條街”而興的歷史。墻面上還雕有4把巨大的鑰匙。道口古稱“鑰匙口”,解放后才更為現名。

  省農科院站位于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站點以“樹蔭成蹊”為主題,提取了植物與科技兩大設計要素。遠看站廳藝術墻,以為是一幅精美的油畫,走近才發現是用一顆顆直徑1厘米左右的馬賽克拼接而成。描繪了大樹庇護下無數小樹茁壯成長的畫面,喻義武漢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累累碩果。

  除了這些藝術站臺,武漢地鐵還建成了大批獨具城市特色的軌道站:有突出楚風漢韻、傳統文化的琴臺站,有展示長江文化、城市亮點區塊的竹葉山站,有承載時代變遷、城市記憶的漢正街站、大智路站,也有表現當下幸福武漢及對未來向往和憧憬的武漢商務區站,都彰顯了武漢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地鐵藝術站臺正成為展現江城城市魅力的新品牌、新名片。

  多條地鐵線路奮力掘進

  12月19日下午,在武漢地鐵前川線橫店站施工現場,全部32根框架柱已完成了24根的澆筑任務,10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進行墩柱蓋梁的鋼筋綁扎、支模。整齊的盤扣架在冬日暖陽下銀光閃閃,宛如一道鋼鐵墻壁,蔚為壯觀。

  在施工現場,中鐵十四局項目副經理王樹均告訴筆者,前川線今年開工以來,項目克服汛情、拆遷困難等不利影響,在確保工程質量,抓好綠色施工、安全施工的基礎上,全力追趕工期。

  筆者看到,因為高空作業較多,項目要求每位工人必須系好安全帶,設置有安全爬梯。吊裝作業時,有專門的安全員現場指揮。施工工地圍擋上,設置有智能噴淋裝置,每隔一公里,有一臺灑水車待命,確保揚塵降噪到位。

  據悉,前川線是武漢市第四期建設規劃的重要線路,由7號線一期園博園北站至黃陂前川,全長36公里,設站11座(含預留站1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6座,途經東西湖區、黃陂區。起點預留向東延伸條件,天陽路站預留天河機場樞紐方向接軌條件。

  12月21日,在武漢經濟開發區沌口路附近,地鐵16號線五標正在奮力掘進。中鐵六局項目經理王家亮介紹,目前已完成沌口站——老關村車輛段站盾構區間、老關村站——老關村車輛段站盾構區間、東荊河停車場出入場線明挖區間的施工,正在進行東荊河停車場出入場線盾構區間、老關村站——國博中心南站盾構區間、老關村主變電所結構施工。為完成通車節點目標,項目部超前謀劃,鉚足干勁,與時間賽跑,爭取年前所有主體結構全部完成。

  11月30日,武漢地鐵12號線江北段開工儀式在江岸區中一路站舉行,標志著武漢市首條也是唯一一條獨立地鐵環線全線開工。

  據中一路站承建方中鐵十一局一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12號線線路全長約59.9公里,為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的城市地鐵環線。線路聯通武漢三鎮,串聯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洪山、青山共7個行政區域,銜接王家墩商務區、四新城市副中心等多個城市功能中心,服務后湖、四新、月湖等多個居住組團,共設站37座,經由武昌火車站和漢口火車站兩大交通樞紐,并與18條地鐵線路實現換乘,換乘站數量達26座,未來將成為武漢軌道交通的“換乘之王”,堪稱武漢地鐵“最強環線”。12號全線分為武昌、江北(漢口段、漢陽段)兩個項目,其中,武昌段已于今年3月30日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底建成通車;江北段計劃2025年底開通試運營。

  “搏殺二季度、沖刺三季度、決戰四季度”。截至目前,8號線二期、11號線葛店段雙雙開通在即,16號線、5號線等均完成關鍵性節點;12號線、7號線前川線、19號線等新開工線路穩步推進;16號線全線進入大干階段……

  2024年運營里程將達606公里

  武漢地鐵從2012年開始建設2號線之后,正式進入“地鐵時代”,一年開通兩條以上地鐵線,速度在國內地鐵建設史上少見。

  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地鐵建設持續提速,大量新線通車運營。目前,全市地鐵運營里程從2015年底的4條線、126公里、102座站增加到9條線、360公里、運營車站達到240座。

  城市軌道交通由主城聯通新城,拉開城市格局、形成“軸向拓展、軸楔相間”的生態型、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發展框架,成為城市客運系統的主骨架;當前有6條線路穿越長江和漢江,過江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同時也實現了天河機場、三大火車站高鐵、城鐵、地鐵間的快速無縫換乘,助推武漢建設全國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城市。平均每天軌道交通承擔客運量350萬人次左右,最高日客運量突破445萬人次。

  按照國家批復的四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24年前,武漢地鐵還將投入至少200公里的運營線路,至2024年,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運營規模將達到606公里,接近現在北京(現狀運營里程637.6公里)、上海(現狀運營里程669.5公里)的水平。

  根據武漢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武漢市正積極籌劃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調整和第五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制定與城市發展、居民出行需求、建設力量相匹配的后續軌道線路建設時序,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的持續發展,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優質的軌道服務。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