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將疊合板、樓梯、墻體等部件在工廠內預制出來,在將按照標準生產的鋼結構、門窗等“建筑零件”與預制的構件進行模塊化拼裝,最后在運輸到工地進行現場搭建,類似樂高積木,與普通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是以吊裝作業、高空作業為主,因此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問題也是比較多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裝配式建筑起步尚晚,沒有得到完全的推廣和普及,與之相應的管理規范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亟待形成安全體系化、制度化的管理,為此中國二十二冶裝配式建筑分公司在安全管理中按照生產、運輸、安裝三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以風險分級管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質量達標“三位一體”體系,將安全生產的關口前移,形成風險辨識管控在前、隱患排查治理在后的“兩道防線”,撐起裝配式建筑的安全“保護傘”。
構件生產——瞄準“靶心”筑牢基點
施工現場是安全管理最直接、最切實的前沿陣地,守不住、管不好,那一切安全都會成為空談。與傳統施工相比,裝配式具有復雜性、獨特性,因為裝配式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對技術的要求、施工環境、施工機械及施工人員都是不相同的,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的多樣性也就決定了它的獨特性,而不同的工序都需要在預制生產車間內完成,這對現場的管理也提出了考驗。
為進一步夯實安全管理的基礎,公司堅持加強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推進事故預防工作的科學化、信息化和標準化,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公司建立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圍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對裝置設施、作業環境、作業活動等進行系統的危險源辨識,并通過對系統的分析、危險源的調查、危險區域的界定、存在條件及觸發因素的分析、潛在危險性分析,確定危險源種類及安全風險等級和類型,從高到低,分為“公司、車間、班組、崗位”四級,逐級分解落實到每級崗位和管理、作業員工身上,確保每一項風險都有人管理,有人監控,有人負責。
存放運輸——建造“安全堤”把握關鍵點
預制構件存放與運輸環節如果發生損壞將會很難補修,既耽誤工期又造成經濟損失,如果沒有完善合理的存放運輸方案也極易發生安全隱患,造成人員的傷亡,為此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裝配式建筑分公司首先對構件堆場進行規劃,劃分區域,平整場地采用混凝土澆筑成型,周圍用定型化防護欄桿圍成一圈作為吊裝區域,場外設置醒目的警示標牌,根據不同構件的不同要求確定存儲方式,在充分考慮運輸架的通用性的前提下,依據預制構件的重量和外形尺寸設計制作存儲貨架,按吊裝和安裝順序分類存放于專用存放架上,防止構件發生傾覆,并嚴禁工人非工作原因在存放區長時間逗留、休息。
運輸前,對運輸路線進行勘查,對沿途可能經過的橋梁、橋洞、電纜、車道的承載能力,通行高度、寬度、彎度和坡度,沿途上空有無障礙物等實地考察并記載,制定出最佳順暢的路線,并根據實際選擇備選路線,依據水平構件、垂直構件的種類制作與之相匹配的帶側向護欄的專用運輸架對其進行運輸,以此來遏制運輸過程中遇到的道路及施工現場場地不平整、顛簸等情況下構件發生的傾覆情況發生。
吊裝防護——擰緊“螺栓”扣準要點
預制構件吊裝是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關鍵環節,如果采用傳統的吊運建筑材料的方式起吊,可能會導致吊點破壞、構件開裂,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公司根據預制構件的外形、尺寸、重量,采用專用吊架來配合吊裝的開展,這樣可以一方面構件在吊裝工況下處于正常受力狀態,另一方面工人安裝操作方便、高效、安全。
每次起吊前,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安裝作業區進行圍護并做出明顯的標識,拉警戒線,根據危險源級別安排旁站,嚴格對吊點進行重心檢驗,當所有的檢驗都合格后才能進行起吊。起吊過程中安排專人實時觀察風力、風向對吊運中的構件的擺動影響,避免構件碰撞主體結構或其他臨時設施。所有操作人員均持有專業工種操作上崗證,參與吊裝的人員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帶工具袋,明令禁止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對施工作業使用的專用吊具、吊索、定型工具式支撐、支架等,進行安全驗算,進行定期、不定期抽查,確保其始終保持在安全的狀態下。
臺塑董事長王永慶曾說:“一根火柴不夠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但一根火柴可以燒毀一棟房子;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發作起來,其攻堅滅頂力量,無物能御。”對安全工作亦然,“認不清、想不到”潛在的破壞力足以摧毀整座安全管理的大廈,營造和諧的安全氛圍,加強安全管理的投入,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或許是企業對員工最大的關愛。(徐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