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多年來,中國二十二冶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向領航,堅決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創新發展中保持和體現黨的先進性,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改革發展制勝優勢;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創新發展的行動指南,緊緊扭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的自主創新原則和策略,不折不扣深入推動黨建工作和創新深度融合,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向創新要戰斗力,使創新同企業改革發展接好軌、對好焦。
整枝去杈、抽枝壯枝,依托傳統優勢創造新的增量發展空間,形成了具有中國二十二冶特色的“智慧建造,中冶綠建裝配式建筑,煉鐵,煉鋼,軋鋼,焦爐,超高層建筑,大型場館工程,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精密模鍛壓機和鍛件制造”十大技術體系,以及“鐵鋼軋焦”冶金工程總承包、裝配式建筑、大型場館建筑、超高層建筑、道路橋梁工程、多向模鍛壓機及精密鍛件制造六大業務品牌。快速推動企業從相對單一的冶金工程轉變為各領域的新格局,講述了國企改革史上最生動的故事,也充分印證了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的正確。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堅持產業化導向,加強行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究,努力突破制約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提供有力支撐。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產業為主攻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經濟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中國二十二冶黨委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領悟“兩山論”內涵實質,結合自己企業內部全產業鏈的資源優勢,從裝配式建筑發展全過程的需求為導向,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冶特色的發展道路,以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鋼結構制造中心、重型裝備制造和精密鍛造四大產業園區為依托,統籌規劃技術創新,形成了具有中冶特色的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體系、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和裝配式低能耗建筑,持續鞏固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
在舉國上下匯聚偉力共謀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在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標指引下,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公司圍繞“四個有利于”,“聚焦務實出效”的工作要求,將黨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全鏈條,以“紅色引擎”助推企業跑出“加速度”,駛入“快車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