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集合信托運營數據如何?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從第三方獲悉,12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發行微降,而成立規模增長較明顯。截至1月4日,12月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1940款,發行規模2450.09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減少2.16%。從收益率來看,12月集合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73%,環比增加0.09個百分點。
從募集情況來看,房地產類產品的募集規模較11月下滑10.05%,而工商企業、基礎產業等領域的信托資金募集增幅極大。分析認為,2020年年末房地產信托雖然有短暫的回升,但受限于額度和房企的“三道紅線”政策,該類業務新增規模的大幅增長難以持續。
集合信托發行規模再度下降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從發行情況來看,2020年12月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小幅下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4日,12月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1940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持平,發行規模2450.09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減少2.16%。
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在2020年7月-10月曾連續四個月下滑,11月止跌環比大漲30.93%。雖然12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沖高回落,但整體仍處于相對高位。
從成立情況來看,12月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持續大幅增長。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4日,12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012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4.96%,成立規模1960.02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6.30%。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認為,2020年上半年有疫情的影響下,融資環境寬松,集合信托業務短期內出現了突飛猛進的情況,而下半年在壓降融資類業務的強力壓制之下,迫使信托公司加速轉型向標品信托及服務信托,但市場對此類產品接受程度相對較低,信托發行規模因此大幅下降。
他認為,行業沖規模的季節性因素是近兩個月集合信托產品規模止跌回升的主要因素。近5年來集合信托市場在年末(11月、12月)均會出現募集規模大幅增加的情況,但這種增長一般難以持續。2021年信托行業的集合信托業務大概率還將處于一個下行的通道,同時非標轉標類產品和標品投資類產品成為信托公司展業的主要方向。
2015年至今集合信托產品月度發行走勢圖 單位:億元,款
平均收益率上行至6.73%
12月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維持上行的走勢。從收益率來看,12月集合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73%,環比增加0.09個百分點。
此前,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曾出現一波下行走勢。2020年下半年,集合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在向下突破7%之后持續下行,10月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跌至6.56%。
喻智分析,12月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上行,可能的原因有:一是信托公司為沖業績對投資者的讓利;二是融資類產品投放增加,尤其是收益較高的房地產類產品。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12月預期收益率7%-8%之間的產品數量占比增加顯著。截至1月4日,在披露預期收益率的899款產品中,預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集合產品的數量占比為9.32%,環比減少1.38個百分點;收益在7%-8%(含)之間的集合產品的數量占比為38.56%,環比增加4.65個百分點;收益在6%-7%(含)之間的集合產品的數量占比為32.96%,環比增加0.45個百分點;6%(含)及以下的集合產品的數量占比為19.16%,環比減少3.72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2年期以上產品收益增長最為顯著。分期限來看,1年期(含)以內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28%,環比增加0.12個百分點;1-2年(含)期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19%,環比減少0.04個百分點;二年以上期限的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76%,環比增加0.21個百分點。
同時,浮動收益型產品規模占比上升。2020年第四季度浮動收益類產品規模占比11.68%,環比增加7.63個百分點。喻智認為,浮動收益型產品比重的大幅增長從側面反映出信托公司在標品信托以及股權投資類等業務轉型方面的努力。
2015年至今集合信托產品收益走勢(按期限分類)單位:%
房地產類信托規模環比下滑10.05%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12月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產業和其他三大領域的信托資金規模暴增。從募集情況來看,房地產類產品的募集規模較11月下滑10.05%,而工商企業、基礎產業等領域的信托資金募集增幅極大。
房地產類信托雖然在12月募集規模略有下行,但募集規模仍處于相對高位。喻智分析,受限于監管層對房地產的收緊,房地產信托募集出現小幅下滑,但房地產信托收益相對較高,底層資產相對清晰,投資者對此類產品的接受能力較好,在年末沖規模中表現較為突出。
他認為,2020年年末房地產信托雖然有短暫的回升,但受限于額度和房企的“三道紅線”政策,該類業務的新增規模的大幅增長難以持續。房地產信托產品目前主要發展方向在于股權投資和永續債投資等形式的投資類產品。
另一方面,基礎產業信托或出現回升。2020年基礎產業信托二季度開始,受到其他融資渠道如債市、銀行等資金大量介入的沖擊,基礎產業類信托產品募集萎縮。但隨著疫情影響減弱,經濟和政策均將逐步回歸常態,加上近期監管層對地方債務風險的重視(區域融資限制),信托公司開展政信業務的機會可能有所增加。
同時,工商企業類產品雖在年末短期大幅增長,但預期2021年展業或難有大的突破。一方面,工商企業類信托的募集增長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目前在經濟復蘇之下有所起色,但經濟下行和市場風險高企的大環境未改,信托公司在選擇交易對手依舊謹慎。另一方面,融資類業務壓降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工商企業信托展業模式難以大幅突破限制。
12月信托行業違約事件發生頻率仍不少。用益信托數據顯示,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4日,12月共發生信托產品違約事件13起,涉及金額82.42億元。從投向領域來看,房地產、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等領域均是違約事件高發的領域。
喻智認為,2021年信托行業的監管環境大概率會延續2019年以來的“嚴”格局。無論是資金信托新規征求意見稿中的“50%的非標比例限制”,還是融資類業務1萬億壓降目標,信托公司未來保證未來業績的穩健,發展標品信托是刻不容緩。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之后,2021年也是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標品信托產品在營銷方面不占優勢,但未來發展的前景可期。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