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這是21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八個“一號文件”。從歷史的維度看,這是一份非同尋常、極為重要的“一號文件”。
當前,我們正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布“一號文件”,意義特別重大、時刻尤為特殊。
特殊在哪里?其一,經過接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以解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式開啟;其二,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三農”工作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是開好局、起好步的重中之重;其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交織,復雜形勢更加凸顯出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從連續十八年聚焦“三農”主題,到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難看出,今年的“一號文件”傳遞出兩個強烈信號:一個是,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另一個是,在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后,我國已踏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道,“三農”工作的使命和重心發生歷史性轉移。
這是基于國際國內形勢任務作出的清醒判斷,也是時代發展、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必然要求。特殊之年發布的“一號文件”,提出多項硬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比如,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在脫貧地區重點建設一批區域性和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打好種業翻身仗,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而作為農業大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河南重擔在肩、使命光榮。
河南農村面積大、農業人口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絕非易事。要看到,我省相當一部分脫貧戶基礎還比較脆弱,稍有風險就可能導致返貧;我省雖然是農業大省,“家底兒”厚實,但農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也是事實。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進入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任務更艱巨、要求也更高。這意味著,我們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把更多資源向“三農”投入,讓更多發展要素向鄉村集聚,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春節前夕,河南省委聽取鄉村振興示范縣赴贛浙學習考察情況匯報,研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春節后上班第一天,迅速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座談會,再次為鄉村振興劃重點……中原大地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以作風攻堅助力新時代“三農”工作,河南鄉村天地廣闊、大有作為。(評論員 馮軍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