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兩家房地產評估公司給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樹林召鎮一處房產做評估,結果卻天差地別,一份評出2.73億元,另一份評出1.27億元,相差1.46億元!這兩份評估報告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至今已過四年,涉事其中的企業也瀕臨破產。
宏珠供暖綜合樓現狀圖(央廣網記者 田鳳元攝)
2016年12月28日,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人李宗徽擬以宏珠供暖綜合樓折價償還高文斌1.5億余元債務。此前由于宏珠公司運營不善,將股權轉讓給高文斌,但宏珠供暖綜合樓依然為李宗徽所有,雙方委托內蒙古承信房地產評估公司(以下簡稱“承信評估公司”)對該樓進行評估。2017年2月28日,承信評估公司出具了“內承信房估字(2017)第15號《房地產評估報告書》”,評估總價273290292元。
宏珠公司負責人高文斌對這一房產的評估結果表示不滿:一個未完工項目在當地一個億都賣不了,所以才想給我頂賬,怎么能評出2.7個億來!他認為:“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他自行委托了內蒙古濟豐房地產評估公司(以下簡稱“濟豐評估公司”)進行了重新評估。事隔8個多月后的2017年11月17日,濟豐評估公司也出具了“內濟評字(2017)第0836號《房地產評估報告書》”,這份評估報告的評估總價為127148053元!
同一房產,同樣在2017年,兩家房地產評估公司的評估價竟然相差1.46億元,并且這個差價比第二次評估價還要高出近2000萬元,這著實令人疑惑不解。很快這一事件也成為當地評估界的笑談:“誰花錢就按誰的意圖來評,如此隨意,不是成了兒戲了嗎?”
為了了解兩份評估報告的評估價緣何相差如此巨大?記者聯系了兩家評估公司的負責人。承信評估公司負責人王文賢:“這家評估公司(濟豐評估公司)瞎起哄呢,瞎評呢!一棟完整的樓房,濟豐評估公司評估價是2200元/平方米,連土地成本都不夠。”
而濟豐評估公司負責人柴致意卻并不這樣認為:“承信評估公司采用了假設開發法,脫離了現實!我們采用的是成本法,有成本依據。宏珠供暖樓體量相對較大,位于城鎮的邊緣,造成商業用房的購買力嚴重不足。現實情況是,宏珠供暖樓因為賣不出去,才會進行評估抵債。”
記者查詢兩份評估報告發現,承信評估公司評估的建筑面積是50675.11平方米,評估均價是5393元/平方米。濟豐評估公司評估的建筑面積是51724.03平方米,評估單價是2458元/平方米。
部分底商已經開始經營(央廣網記者 田鳳元攝)
4月8日,央廣網記者來到達拉特旗樹林召鎮了解情況。宏珠供暖綜合樓位于該鎮平原街北,金鵬路西,大樓分為商場和酒店,酒店部分11層,商場部分5層,目前尚未完工,但一樓底商有部分出租房開始經營。
宏珠公司負責人高文斌告訴記者,針對兩次評估如此懸殊一事,他也曾報了警,警方也做了調查,鄂爾多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鄂爾多斯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分別對承信評估公司做過相應的處罰,但卻并未撤消評估。自己隨后起訴至法院,但官司打了4年,從達拉特旗人民法院一直到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最終結果是法院認為不在其受理范圍內!由于濟豐評估公司是宏珠公司自己委托的,所以評估結果不被采信,他也曾申請過重新評估,但是法院和仲裁委并沒有通過,鄂爾多斯仲裁委依據承信評估公司的評估報告于2020年12月28日做出了裁決。
兩家評估公司到底哪個評估價更合理?內蒙古房地產評估行業有沒有人管,為何事隔四年還未明確?這些問題不解決,內蒙古的營商環境能否變好?央廣網將進一步關注。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