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鄉村振興> 正文

滇池環湖開發亂象:長腰山變成了“水泥山”,高爾夫球場侵占一級保護區

2021-05-09 10:30:11來源:環球網作者:韓亞棟 薛鵬責任編輯:王富亮

滇池環湖開發亂象:長腰山變成了“水泥山”,高爾夫球場侵占一級保護區

  長腰山緊臨滇池區域(滇池二級保護區)被大開大挖,嚴重破壞原有自然生態,擠占滇池生態空間。

滇池環湖開發亂象:長腰山變成了“水泥山”,高爾夫球場侵占一級保護區

  高爾夫球場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相關單位弄虛作假,將樹枝插入淺層表土,冒充植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供圖)

  昔日綠樹成蔭生態隔離帶,如今別墅密布成“水泥森林”——

  位于滇池南岸的長腰山,是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滇池重要自然景觀。然而,在地產商的野蠻開發下,其90%以上區域已被開發為房地產項目,長腰山變成了“水泥山”。

  觸目驚心的生態破壞令人痛心,相關地產商卻大張旗鼓地打出廣告:“云南如詩般的春景,都藏在長腰山院墅的客廳里”“以最佳視野飽覽滇海風光”“有滇海相伴,與山海為鄰”……滇池景色被包裝成別墅的獨家賣點。

  5月6日,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昆明晉寧長腰山過度開發嚴重影響滇池生態系統完整性問題。通報稱,圍繞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突出,長腰山區域被房地產開發項目蠶食,部分項目直接侵占滇池保護區,擠占了滇池生態空間。

  生態保護區“長”出密密麻麻的違建別墅,滇池的“腰”沒了

  “對面在建房子,你們知道嗎?”“知道啊,本來有樹的,蓋了房子景觀不好了,煩得很!”……這是今年4月,中央第八生態環保督察組同志與滇池當地市民的一段對話。市民吐槽的“房子”,正是長腰山上打著旅游康養“幌子”開發的地產項目。

  中央第八生態環保督察組下沉督察發現,2015年1月以來,昆明諾仕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長腰山區域,陸續開工建設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項目。據調查,該項目規劃占地3426畝,約占長腰山總面積的92%,規劃建設別墅813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294棟,建筑面積225.2萬平方米。其中,面向滇池區域規劃建設別墅390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25棟。

  在通報中,中央督察組直指其存在三大問題——

  非法侵占滇池保護區。2013年版《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規定:滇池一級保護區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建筑物和構筑物;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只能開發建設生態旅游、文化等建設項目,禁止開發建設其他房地產項目。晉寧區及諾仕達集團在滇池一級保護區毀壞生態林建設了一條瀝青道路,并陸續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違規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至2018年7月建成167棟別墅,占地293畝,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

  打擦邊球進行房地產開發。諾仕達集團打著健康養老產業的幌子,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內開工建設437棟別墅,占地1242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這些別墅的房屋不動產權證“權利性質”一欄為“市場化商品房”,并非對外宣稱的健康養老項目,實際是以健康養老產業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

  長腰山生態功能基本喪失。除位于滇池二級保護區的房地產項目外,諾仕達集團還陸續在長腰山三級保護區建設209棟別墅、294棟多層和中高層房地產項目,占地1891畝,建筑面積174.4萬平方米,整個長腰山被開發殆盡。現場調查發現,大量擋土墻嚴重破壞了長腰山地形地貌,原有溝渠、小溪全部被水泥硬化,林地、草地、耕地全部變成水泥地。長腰山90%以上區域擠滿了密密麻麻的樓房,整個山體被鋼筋水泥包裹得嚴嚴實實,基本喪失了生態涵養功能。

  “滇池的‘腰’沒了!”目睹長腰山開發亂象,督察組工作人員痛心地說。

  “清不掉”的高爾夫球場違規存在10余年,當地突擊種樹虛假整改

  長腰山遭遇野蠻開發,這在滇池周邊并非個案。督察發現,滇池草海片區“貼線開發”問題突出,大量房地產項目與湖爭地,“寸土必爭”、“寸步不讓”,環草海25公里湖濱帶被房地產等項目侵占。2015年至今,草海片區共開發建設地塊42個,占地2463畝。

  滇池東岸,甚至還有一個占地703.64畝的高爾夫球場。該球場5號、12號球道的全部區域,4號、6號、11號球道的部分區域,均位于滇池一級保護區內,侵占保護區456.68畝。

  2004年1月,國辦印發《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明確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一律不得批準建設新的高爾夫球場項目。”2008年4月,昆明銘真運動旅游有限公司以“戶外旅游休閑公園”名義獲得立項、土地規劃、建設施工、環境影響評價等手續,實際建設了銘真高爾夫球場,并于2010年5月投入運營。

  2011年,國家開始開展“清高”工作。按照規定,該球場理應停止經營。但球場一直未落實要求,長期違規經營。僅2016年至2021年3月,就累計營收1247.5萬元。2015年10月,昆明市政府劃定了滇池各級保護區范圍,相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該球場“立即停業并退出滇池一級保護區范圍”,但其拒不退出。直至2018年底,業主方才在一級保護區范圍內的球場上象征性栽種少量樹木,球場功能并未消除,企圖蒙混過關。

  2021年4月6日,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云南,該球場的整改終于有了“動作”。4月11日,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采取緊急措施,鏟除了部分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的球場,并在鏟除的球場上種植樹木。為顯示整改進度和成效,該管委會弄虛作假,將樹枝插入淺層表土,冒充植樹虛假整改。

  督察組注意到,球場突擊栽種的樹木很細,且都是圍繞發球臺的周邊種植,球場的基本功能并未消除,球場下的沙土對生態的影響依然存在。在此前摸底時,他們也發現有人在球場打球。

  “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為其長期違法違規提供‘保護’。”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有關工作人員表示。2011年5月,該管委會向昆明市發改委上報清理整治報告時,隱瞞該球場未取得合法審批手續的事實。2017年發現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之后,該管委會在2018至2020年向昆明上報的“清高”自檢自查報告中,仍未如實報告情況,也未認真督促整改。

  有制度不落實,有責任不履行,有督察不整改,實現綠色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云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兩次考察云南均對滇池等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作出重要指示。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將整個滇池流域劃分為一、二、三級保護區和城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實行分區保護。2018年7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指出,《條例》對一級保護區內允許建設的滇池保護設施的規定不明確,對二級保護區內允許建設的“生態旅游、文化建設項目”和禁止建設的“其他房地產項目”也沒有明確界定。2018年11月,云南省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條例》,對滇池一級保護區及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內經批準可以建設的項目作出了明確規定。

  然而,當地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有偏差,甚至繞過《條例》搞大開采大開發。例如,諾仕達集團公然以健康養老產業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昆明銘真運動旅游公司以“戶外旅游休閑公園”之名,偷偷建設高爾夫球場。

  “以前,生態保護執法沒那么嚴格的時候,一些地方直接在保護區開干;這兩年生態環保督察執紀問責嚴格了,直接侵占保護區的現象少了,但打擦邊球鉆空子的現象又開始出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告訴記者,滇池周邊一些地方亂蓋別墅導致滿目瘡痍的現象表明,一些地方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仍然理解認識不到位、貫徹落實不到位。

  生態環境部在通報中指出,當地黨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在滇池保護治理上態度不堅決、行動打折扣,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只算小賬、不算大賬,只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沒有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昆明市遲遲不按《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要求編制出臺滇池保護規劃,導致滇池保護長期無“規”可循,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愈演愈烈。云南省相關職能部門履職不到位,未及時指出并制止滇池長腰山等區域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

  更為離譜的是,有督察不整改。早在2016年7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就曾指出,諾仕達集團建設的有關項目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但晉寧區及諾仕達集團不僅沒有認真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

  在生態環境部通報的案例中,此類現象近來頻頻出現。例如,在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遼寧省朝陽市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中存在的問題后,朝陽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12次會議研究,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工作停留于研究,一直未落實到位,2021年5月再度被通報曝光。

  “規劃缺失、規劃滯后、有規不行、有察不改等現象必須得到制止。”北京大學首都發展智庫成員、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波直言,一些地方基于短期利益選擇的發展方式,不利于區域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實現。違規擠占生態空間,不僅造成公共資源的“俱樂部”化,而且讓“綠水青山”喪失成為“金山銀山”的健康路徑。

  張波認為,必須合理有序引導旅游、康養等幸福產業,注重規劃、關注實施、強化執行監督,要把規劃、建設、管理、服務、運營、更新的全過程納入“全流程”監督,進行全周期管理,切實以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眾服務社會。

  昆明市投入1700多人開展整改,紀檢監察機關成立核查組對相關情況開展調查

  “目前,滇池面山二級保護區在建項目已開始拆除,面山綠化、植被恢復工作正同步開展。”生態環保督察不僅是發現問題的“顯微鏡”,也是醫治痼疾的“手術刀”。在督察發現滇池“環湖開發”等問題后,當地迅速開展整改工作。

  5月2日,云南省委書記阮成發、省長王予波率隊對滇池保護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進行現場督辦,提出要加快推進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盡快把入湖污染負荷減下來;要堅決整治長腰山過度開發,盡快恢復生態功能;要舉一反三,全面規范滇池的保護治理;要以整改督察發現問題為契機,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隨后,昆明市投入1700多人開展整改,對滇池面山二級保護區內建筑進行拆除。

  在云南省、昆明市對“滇池亂象”進行整改的同時,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自身職能強化政治監督。今年以來,昆明市紀委監委組織開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舉報投訴件的調查核實和責任追究工作,要求從提高思想認識、加大督辦力度、分級分類處置、精準規范慎重開展問責等方面做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工作;組織對滇池周邊涉嫌違法建筑暗訪調查,嚴肅查處應付督察、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突出問題,嚴肅問責污染防治工作履職不力、失職失責等行為。

  針對晉寧區長腰山過度開發、銘真高爾夫球場虛假整改等問題,昆明市紀委監委已成立核查組,對相關情況開展調查。昆明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對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背后以權謀私等問題堅決查處,合力打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中的堵點難點,推動問題有效整改。

  守護綠水青山,事關民族永續發展。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國之大者”,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中央關于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情況,作為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工作臺賬,加強跟蹤督辦,切實提高辦理質量和效率,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生態環境系統得到全面落實;積極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中開展監督,督察組進駐后開展監督檢查,派出監督工作組,跟進監督工作開展情況,督促中央環保督察組規范履職、改進作風,推動地方抓好整改落實和精準問責;同時根據駐在部門承擔的重點任務、重要工作、重大專項,選準工作著力點和切入點,謀劃監督布局,彰顯“派”的權威、“駐”的優勢,有效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