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開始,一場范圍廣、強度大、持續久的降雨襲擊河南,引發罕見汛情災情,全省大部出現暴雨、大暴雨,暴雨中心鄭州一片澤國,交通、電力、通信等因災中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黨中央國務院統籌部署,國家部委、兄弟省市緊急馳援,全省各級各部門全力應對,受災群眾相攜互助,社會各界愛心匯聚,在大雨大災面前共同筑起一座座堅不可摧的“生命堤壩”。
暴雨突襲中原——降水打破歷史極值
一周前,鄭州如往常一樣繁華。
去“大玉米”打卡的游人不斷,逛街的市民依然悠閑,高峰期的中州大道照常擁擠,燴面館里“老鄭州”還在享受美食……
一切都顯得歲月靜好,而一場危機卻在千里之外潛滋暗長。臺風“煙花”將大量太平洋水汽,源源不斷送往中國北方。
據省氣象臺預報,7月17日至19日,河南淮河以北大部將出現持續強降雨,局地將出現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強降雨持續時間長、范圍廣、量級大、雨勢強。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1號指揮長令,要求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全力防范應對即將出現的強降雨災害天氣。之后,鄭州市氣象局發布了暴雨紅色預警。
20日凌晨4點,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距離鄭州90公里的登封,潁河水位暴漲。早高峰時,堵在路上的鄭州人,大多還未意識到危險的來臨。
6時、9時,鄭州市氣象局接連發布兩次紅色預警。
16時許,雨驟然變大,天像開了個窟窿。到17時,1小時的降水量達201.9mm,超過我國陸地小時降水量極值,相當于100多個西湖的水被倒進鄭州。在過去的24小時里,鄭州降水量高達546毫米。
突破歷史極值的暴雨引發洶涌大水,多個市區河道水位幾乎與路面持平,道路積水內澇嚴重,許多車輛漂在水中,部分城區開始出現斷水斷電斷網,下了班的人們在水里徒步跋涉……
隨著雨帶北抬,新鄉、鶴壁、安陽等地也持續遭遇強降雨襲擊,多地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7月22日,新鄉市中心城區平均積水達1米以上,市區交通基本癱瘓;連日來鶴壁全市平均降水量近600毫米,部分區域5天下了2年的雨量;持續暴雨致安陽內澇嚴重,22日全市公交車輛停運、企事業單位除必要人員外全部居家辦公。
暴雨襲豫,泛濫成災。全省半數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賈魯河、沙潁河、洪汝河等多條河流出現漲水過程。截至7月22日,強降雨造成全省120個縣(市、區)1108個鄉鎮554.2萬人受災,因災遇難33人、失蹤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58.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48億元。
責任重于泰山——黨委政府堅強領導
河南的汛情災情,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抓緊抓實防汛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防汛救災,號角吹響,國家力量迅速在河南集結。
國家防總工作組21日抵達鄭州,協助指導我省防汛救災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河南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6000萬元,財政部下達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4000萬元,支持抗洪搶險救援和災后修復工作。
水利部在前期派出工作組的基礎上,加派工作組到河南協助指導做好防汛工作。黃河水利委員會密切關注小浪底至花園口區間來水及河道現狀,及時督促沿黃各單位做好洪水防御及避險減災工作。
中部戰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截至22日17時,中部戰區共計派出44批次救援梯隊,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6000余人,民兵、預備役10000余人,出動救援車輛、工程機械、舟艇,在我省多地投入救援。
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7省1800名消防員緊急增援河南。國家電網公司統籌調度,山東、山西、河北、湖北等25個省份的數千名保電人員,迅速集結馳援我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工作,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省委書記樓陽生要求,我們一定要用防汛救災工作的實際成效,向黨中央、國務院交好答卷。
7月20日晚、21日、22日,樓陽生主持召開緊急會議、會商會,安排部署防汛救災工作,到鄭州市出現險情的郭家咀水庫、河湖圩堤、施工工地,查看受災情況,檢查指導防汛救災工作。省長王凱第一時間赴常莊水庫指導險情搶護,到衛輝市實地指導防汛救災。
在省委省政府統籌指揮下,各級黨委政府全力以赴落實防汛責任,應對險情災情,妥善轉移安置群眾,各項防災救災行動緊張有序開展。
鄭州市委市政府7月20日緊急召開城市防汛工作會議,當天上午已有超過2萬名城市工作者在大雨中搶險救援。7月21日凌晨4時、上午8時,連續召開防汛救災緊急調度會,16個部門集中辦公,12個工作組緊急集結。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高飄揚。樓陽生指出,關鍵時刻、緊要關頭,基層黨組織一定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一定要當好群眾的主心骨,和群眾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確保安全度汛。
汛情來臨,中牟縣黃店鎮黨委政府緊急行動,全體機關干部下沉至防汛一線開展工作,100余名黨員干部堅守一線,排查隱患及重點人群,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送飯。
新鄉縣合河鄉黨委政府動員廣大黨員干部日夜值守,組成黨員突擊隊24小時冒雨巡堤。合河鄉防汛突擊隊隊長朱勝昔帶領隊員值守,他堅定地說:“雖然眼下災情嚴重,但有黨帶著打硬仗,有八方支援,這場災難一定能夠挺過去。”
一名女子在水流中,抱住路邊的樹不敢松手,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街道黨員干部和社區工作人員找來兩條紅條幅當搶險救援繩,將女子生生拖離危險區域。
“大汛大災見初心。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啥是為群眾辦實事?就是要危難之時顯身手、急難愁盼解危局。”林山寨街道黨工委書記宋盼峰深有感觸地說。
汛情緊急,考驗著責任擔當;搶險救災,見證著初心使命。
災情就是命令——行業部門全力施救
災害面前,最看擔當。各個部門聞令而動,盡銳出戰。
氣象部門加強精密監測,強化部門聯動,全網發布預警信息;水利部門科學研判、多次會商,精細調度宿鴨湖、昭平臺等12座大中型水庫,既保水庫又保下游;自然資源部門立即啟動紅色預警響應,截至22日上午10時避險轉移24600多人。
7月20日,消防隊員在鄭州地鐵5號線實施生死營救。
當時地鐵中斷運行,部分乘客被困在車內,車廂外面的水從門縫往里滲,水漸漸漫至乘客腰部、胸口,車廂里的空氣越來越稀薄,很多人呼吸困難。
千鈞一發之際,消防救援人員緊急趕到,從車頂打開一個洞,將被困人員救出。獲救乘客說,看到消防隊員的那一刻,心就踏實了。
白衣戰士以生命護佑生命。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停電后,產科的醫生護士打著備用燈為一位產婦接生。一位護士在朋友圈發文:“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對這世界的洪水猛獸。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們也用盡全力為你點亮,為你保駕護航。”
全省交通運輸部門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全力開展搶險保通。7月20日15時,新密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養護科副科長白曉平,在前往鄭登快速通道采集災害信息時,被激流沖走,搶救無效因公殉職。
電力部門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強化應急保電,迅速搶修復電。20日晚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停電,ICU病房重癥患者命懸一線。鄭州供電公司立即派發電車支援,但因積水太深半路拋錨,又緊急從十幾公里外調應急發電車,凌晨1時趕到醫院。搶修隊員蹚過齊腰深的積水,緊張接入調試,21日5時ICU病房終于實現供電。
新密市城關鎮東瓦店村雙洎河水位暴漲,一居民樓30名群眾被困樓頂,武警戰士頂風冒雨展開緊急救援,兩個多小時后成功營救被困群眾;休假的武警戰士翟成財在鄭州高鐵站救助被困孕婦,不慎摔倒昏迷,醒來的第一句話是:快去救那個孕婦。
應對汛情,安陽4個縣(市、區)緊急轉移群眾8100多人,群眾或投親靠友,或集中安置,各集中安置點備齊鍋灶和食材,群眾獲得妥善安置。
絕望與希望,搶險和營救,交織出一首首生命的贊歌。
偉大出自平凡——守望相助力量無窮
“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雨。”7月20日下午5時,暴雨如注,張冰陽選擇乘坐鄭州地鐵5號線回家,卻遭遇了人生中最為艱難的時刻。
作為退伍軍人,張冰陽自救脫困后轉身再進車廂,將地鐵站的消防水帶綁在一起充當安全繩,在水里穿梭5個小時,和熱心市民幫助300人脫困。
網友@奇跡奇緣也是地鐵5號線被困者,在那篇《寫在死里逃生后》的熱搜博文中說:“救援人員來了之后,每個人都喊著讓暈倒的人先走、老人小孩跟婦女先走,即使是情侶都放開了彼此的手,讓女生先走。”“真的很慶幸生在華夏,生在一個有愛的國度。”
身處危境、感同身受,每個人都是局中人,人們結成命運共同體,一幕幕守望相助、共渡難關的畫面直抵人心。
鄭州銀基廣場負一樓被淹,商場工作人員和熱心市民排成一排,泡在水里喊著口號,用繩子將被困人員逐個拉出來。
“從三點到六點,我才走完平時二十分鐘就能走完的路,全程都是和陌生人拉著手走的。”網友@小霖霖大餃子這樣描述自己20日下午的經歷。
沒有天生無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當滯留或遇困人員、單位發出求救后,有人自愿整理對接信息,有人開車接送被困人員,當起了城市里的“擺渡人”。
20日早上收到暴雨預警后,90后小伙子小顏和一些車友自發組成越野車隊,上路幫忙拖車、送人、送物資。他接送的兩位孕婦,其中一位被困車上10多個小時。
深夜里,一名愛心人士開著私家車轉移被困群眾,途中遇到一位背著孩子的母親,車上已經沒有空座位,后座一名女乘客打開車門直接說:“我下來,您跟孩子上來吧!”
“只要需要,我們就在。”這是鄭州圖書館作出的承諾。他們選擇開館救助附近被困人員,提供熱水、簡餐及休息場所。越來越多的場館、單位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為受困人群提供落腳點。
大雨中,一群陌生人給了另一群陌生人一個“家”。
20日傍晚,河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發起了“讓陌生人留宿”活動。還有不少鄭州市民自發組建“鄭州托管房屋臨時避難所”微信群,幫回家困難者找尋“避難所”。
鄭州民宿老板吳帥龍,免費開放全城50家分店。位于鄭州花園路農業路附近的一家電影院,為上千被困者免費提供熱水和休息場所,影院經理李杰說:“我們只做了應該做的。”
“生活在這樣一個有愛的城市,心里特別溫暖。”被困高架橋上的鄭女士一家,本想在車里將就一晚,路過的附近居民總會不由得詢問情況,還主動請她和孩子到家里留宿。
河南災情牽動億萬國人的心,風雨面前大家一起扛。
看到防汛部門物資緊缺的消息,安徽小伙深夜驅車帶著一萬條防汛編織袋趕赴鄭州。
超百位明星為河南、為鄭州緊急捐款。
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拼多多等10家企業捐款億元及以上,第一批中央企業向河南捐贈6.86億元。
山東、江西、湖北……全國各地專業組織和民間志愿救援隊聞“汛”而動,星夜馳援。
“胡辣湯向熱干面致敬”“嵩山與泰山握手”……網絡上這些自發的留言,彰顯著善良遇見善良、溫暖照亮溫暖的大愛。
在大量旅客滯留的鄭州東站,一群參加完展演后返鄭的管樂團小學生,現場演奏《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不少人熱淚盈眶,那一刻流淌的是暖流、激蕩的是力量。
好消息不斷傳來——鄭州8座停運變電站已恢復3座;鄭州公交恢復運營線路226條,約有3000臺巡游出租車、11000臺網約車正常運營;水電氣在加緊保供;保電保通后,鄭州市基站可在1天內恢復正常……
22日下午,連日被烏云籠罩的鄭州上空終于亮起來,陽光從厚厚云層中透出,照在這片被大雨肆虐的土地,也照在每個人的心頭。
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寫道,“在我們身后是強大的國家,沒有什么不可戰勝,風雨過后終會迎來彩虹。”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