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18時30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地下車庫,排澇基本完成后,長沙消防救援支隊指戰員將設備撤出。 辜鵬博 攝
7月24日7時左右,經過12個小時的連續作業,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地鐵口沿線金水路至東四環路段,淤泥已被清理干凈,附近居民自發送來水和食品,慰問從湖南馳援鄭州的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戰員。
7月22日晚,按照應急管理部部署,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省消防救援總隊抽調消防救援骨干力量緊急集結,連夜趕往鄭州增援。
7月23日,增援力量陸續抵達鄭州,短暫休息后,立即投入“戰斗”。截至7月24日18時,湖南消防指戰員累計排澇排水75.33萬噸,累計清淤2100立方米。
七尺男兒流下熱淚:“感謝你們!”
“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你們!”7月24日16時左右,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所有積水全部排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閆新鄭激動地抱住前來增援的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戰員,流下了熱淚。
7月20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遭遇強降雨襲擊,斷水斷電,整個醫院處于癱瘓狀態,11350名病人被緊急轉移。
7月23日17時許,馳援鄭州的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戰員接到命令后,立即前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排澇作業。由于醫院地下室空間狹窄,長達百余米,普通抽水泵無法開展作業,兩名消防救援指戰員用手抬起35公斤重的大型潛水泵,蹚過齊脖子深的水域,進入地下室,接通三根水泵同時作業抽水,每小時抽水1500噸。
“湘豫一家親。有了你們的幫助,我們信心更足,爭取7月26日恢復門診、急救中心、發熱門診和部分檢查功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就診需求。”排水結束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茍建軍帶領全院工作人員向現場作業的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戰員深深地鞠了一躬。
“高科技”大顯身手:排澇車、平地清淤車等全部上陣
7月23日10時,一趟抗洪搶險專列從長沙出發,開往河南。這是湖南,也是全國第一次嘗試用火車專列運輸消防救援裝備。專列裝載著排澇車、裝備搶修車等多種高科技裝備。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排水中,湖南省消防救援隊伍帶來的新型排澇車發揮了巨大作用。醫院地下室空間小,作業難度大,新型排澇車可在狹小空間作業,8個泵組全部作業,每小時排水量達4000噸。排澇車大顯神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比預計提前10個小時排完積水。
清理淤泥是恢復災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7月23日19時許,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赴豫增援前方指揮部下達指令,指派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到達鄭州的2臺全液壓平地清淤車,趕赴鄭州市鄭東新區地鐵口沿線金水路至東四環路段,開展清淤工作。
到達現場后,指戰員發現,路段最深淤泥厚度約20厘米,并且該路段淤泥流動性大,清淤難度非常大。2臺平地清淤車利用裝在機械前后輪軸之間的刮刀,縱深推進。很快,該路段1000余立方米淤泥被清理干凈。
休假消防員變身“抗洪勇士”:“親人有難,應當挺身而出。”
“李昌盛,我現在命令你立刻休息。”7月24日清晨,現場指揮員給7月23日晚連續作戰一個通宵的李昌盛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他立即休息。
李昌盛是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馬鞍消防救援站特勤班班長,河南信陽人。7月14日,李昌盛休探親假回到老家信陽市。7月21日,他從新聞里得知鄭州連下暴雨,內澇嚴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坐立不安,連夜寫下了請戰書:“親人有難,我應當挺身而出。我愿從老家即刻前往一線災區加入救援隊伍,幫助每一個需要救援的人民群眾,和災區人民同舟共濟!請組織批準!”
7月22日晚,得知湖南消防救援總隊將組織消防救援指戰員和各種裝備,連夜趕赴鄭州開展排澇搶險救災后,他立刻拿上行李,搭乘高鐵前往鄭州。
7月23日上午,李昌盛與前來支援的湖南消防增援隊伍會合,被正式編入岳陽市消防救援隊伍,與7名戰友在鄭州市雙湖花園開展排澇工作。
接到強制休息的命令后,李昌盛前往鄭州市88中學進行簡單休整。隨后,又繼續前往雙湖花園小區進行排澇作業。當晚李昌盛將與隊友繼續通宵作業,確保盡快排完小區積水。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