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委常委、濱??h委書記孫軼
“這是一次體現‘鹽城站位’、彰顯‘鹽城定力’、展示‘鹽城自信’、塑造全新‘鹽城形象’的重要會議,為我們加快推進沿海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和現代化建設良好開局,增強了信心、指明了方向。”談及剛剛結束的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市委常委、濱??h委書記孫軼倍感振奮。
“我們將以實際行動響應市委‘把疫情防控的窗口期變成趕超跨越的機遇期’號召,推動全縣上下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孫軼表示,濱海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激情澎湃勇爭先,趕超進位謀跨越,以實干迎戰,用實績作答,努力在新征程中奮力寫好現代化建設“濱海篇章”。
“四比四爭” 鼓足爭先進位精氣神
市委全會結束的第一天,濱海迅速召開縣委全體(擴大)會議,對標細化落實措施;第二天,隆重舉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吹響昂揚爭先的前行號角……在這里,“動起來、干起來、跑起來”的奮進激情已被點燃。
事實上,近年來濱海通過持續開展以“比作為爭進位、比特色爭創新、比狀態爭貢獻、比作風爭一流”為內容的“四比四爭”主題活動,全縣上下對標找差、爭創一流的火熱氛圍愈加濃厚。
上半年,濱海1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0項指標呈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等4項指標增速位列全市前三,其中,進出口總額增速全市第一。與去年同期相比,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7項指標增速在11個縣(市、區)中前進3個以上位次……優異成績的背后,是迎難而上的奮力拼搏,是凝心聚力的真抓實干。
“只有鼓足爭先進位精氣神,地方發展才能熱氣騰騰。”孫軼在縣委全體(擴大)會議上,就推動干部隊伍精神狀態、專業能力、實踐本領、工作標準實現新飛躍作出詳細部署,并細致剖析各項工作“跟誰比、比什么、怎么比”,“我們要樹立‘要干就早干、要干就干好’理念,推動更多工作從‘跟跑’到‘領跑’。”
孫軼說,濱海將進一步深化“四比四爭”活動,推動各鎮區、各部門排出在全市拿第一、進前三的具體工作。把爭先進位落到單項工作、具體指標上,不僅要在縣內比,還要在市內爭,咬定前一位目標,一個一個趕超,凡是年終綜合排名在全市六名之后,縣內綜合獎實行一票否決。
去年,濱海首次設立“金牛獎”“蝸牛獎”,旗幟鮮明地表揚先進、鞭策后進,以此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今年,濱海用好用活“三項機制”,繼續評選“金牛獎”“蝸牛獎”,辦好《民情直通車》電視問政欄目,大力“獎勤、罰懶、治庸”。“要讓高標準抓落實、高效率抓執行成為濱海黨員干部的自覺習慣和鮮明標識,點燃一個激情迸發、干事創業的火紅年代。”孫軼話語鏗鏘。
“首戰必勝” 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
在奮進現代化新征程的新一輪比拼中,濱海將采取什么“硬核”措施勇立潮頭?
“我們將搶抓沿海發展歷史性機遇,加快打造長三角北翼現代化大工業基地,全力推進經濟總量、城市能級、鄉村振興‘三大跨越’,在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中強勢崛起。”孫軼說,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堅決實現“五個首戰必勝”。
在項目載體突破上首戰必勝。緊扣“十四五”“千億GDP”目標,年內力爭新招引超10億元項目8個以上,加快集聚電子信息、新材料新醫藥等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強化創新核心地位,實施“爭星創優”行動、“黃海明珠”濱海計劃,年內新增規上企業50家以上、星級企業15家以上;創優載體服務功能,建成綠島智能制造中心,高效運作產業基金,深化“三項清理”,推動濱海港工業園區、經開區爭創國家級開發區。
在城市能級躍升上首戰必勝。立足“門戶城市”定位,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系統實施城市更新,全面推進棚戶區改造等八大類111項城建交通重點項目,年內計劃投資206億元,圍繞“兩河四岸風光帶”、2.5產業帶等重點區域,征遷12000戶以上,其中核心區棚改5000戶以上,讓城市更宜居宜業。
在鄉村振興提速上首戰必勝。堅持“三農”優先發展,年內建設20萬畝高標準農田,推進“1+14+N”農業園區布局;堅持“房、水、路、田”整體推進,年內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部超25萬元,健全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嚴防致貧返貧。
在幸福生活提檔上首戰必勝。建立四套班子領導“12+2”基層聯系點,排出第二批“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統籌推進就業、教育、衛生、養老、文化、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扎實做好治污、增綠、降碳“三篇文章”,積極創建省級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千培百訓” 鍛造干事創業生力軍
“市委全會就干部隊伍建設作出專題部署,我們將抓緊出臺貫徹落實細則,加快打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干部隊伍。”孫軼說,“謀事講政治、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標準、處事能堅韌、遇事敢擔當、成事守規矩”的標準將貫穿濱海“選培管用”干部全過程。
好干部“標準像”是什么?在孫軼看來,“沖鋒發展一線,招引項目服務企業有實績;堅守務實作風,報實數說實情出實招;飽含為民情懷,基層群眾廣泛認可;善于攻堅克難,在急難險重崗位上擔當作為”,就是好干部的“模樣”。“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是識別干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
濱海計劃在年內舉辦“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進修班2期以上,推動政治素質提升。聚焦干部在招商引資、鄉村振興、安全生產、資本運作、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能力短板,“一月一主題”辦好“濱海大講堂”、村干部學院,“一城一專題”外出舉辦培訓班,“一期一領導”為基層干部授課,推動專業能力提升。“我們將把基層一線和艱苦崗位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主陣地,綜合運用下派鍛煉、上掛提升、外派學習多種途徑,推動實踐本領提升。”孫軼說。
嚴管就是厚愛。濱海將全面從嚴加強日常監管,堅決查處損害黨的形象的人,杜絕發生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事;堅決查處影響發展環境的人,杜絕發生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的事;堅決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人,杜絕發生公權私用、與民爭利的事;不斷增強干部隊伍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