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抓緊本縣籍在外高層次人才暑期返鄉有利時機,積極搭建人才服務平臺,先后邀請20名縣籍在外高層次人才開展暑期專家行活動,以深入鄉村開展專題講座、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產業技術指導等形式把脈問診,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人才活水,夯實振興力量,增添發展活力。
激發鄉村人才振興“紅色動能”
“正是靠著偉大的建黨精神,黨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偉大的飛躍……”今年7月底,吉安縣“廬陵才子大講堂”在官田鄉人民政府開講,從杭州師范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副教授王才友的娓娓講述中,該鄉100余名村干部、鄉土人才在感悟中國共產黨百年風雨歷程的同時又接受了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
“廬陵才子大講堂”在官田鄉人民政府開講
井岡山大學歷史系教授黃惠運將吉安黨史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并就促進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為浬田鎮當地干部上了一堂新穎的黨史專題講座。
“黃教授的課非常接地氣,讓我了解了更多吉安歷史,也給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村黨支部書記黃廉鈞說。
為加強鄉鎮黨政人才和鄉土人才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吉安縣充分發揮“廬陵才子大講堂”示范引領作用,引導有關鄉鎮邀請陳勝才、楊清、彭俊等一批專家教授回鄉開展專題講座,通過“黨史宣講+專業輔導”的形式,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傳承紅色基因,激發群眾愛國奉獻熱情。
增強鄉村產業振興“智力支撐”
走村入戶、基地調研、答疑釋惑……南昌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劉建生帶著對家鄉的深情,深入桐坪鎮槐基田園綜合體、倉邊脆棗千畝基地、楓岡村等鄉村振興示范點實地考察調研。
在桐坪鎮鄉村干部專題講座上,劉建生院長對桐坪鎮發展定位、特色產業等重點提出問題和建議,精準指出桐坪鎮的鄉村振興,既要鞏固好現有草莓、脆棗種植和槐基文化等產業,立足航空特色,更要在發展新業態,創出好品牌上持續發力。
井岡山大學胡文海教授在橫江鎮仕洲井岡蜜橘大棚指導
為加快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該縣邀請井岡山大學胡文海教授等專家學者組建的農業專家團隊來到橫江鎮,對橫江葡萄、菌菇、井岡蜜柚、綠色蔬菜種植等特色富民產業進行技術指導,對各項產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標準和果品商品性等方面提出專業建議,并表示愿意提供一套成熟的生產標準體系,幫助種植戶實現產業提檔升級。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人才是支撐。正如劉建生院長所言,鄉村振興要充分發揮能人作用,把產業興旺作為重頭戲,要用特色產業做實鄉村振興。
擘畫鄉村生態宜居“秀美藍圖”
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鄒海平博士圍繞“邊遠村落如何實現鄉村振興”主題,以他獨特的視角和廣博的見識,在桐坪鎮花溪村與村干部、鄉土人才進行交流座談,并建議該村應該充分利用古村落特色和土地資源優勢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子。
“有了專家的專門指點,全村人心更齊了,動力更足了!”村黨支部書記王軍德興高采烈地說。
8月中上旬,南昌航空大學土木工程專家吳珺華教授就群眾熱衷的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宜居發展話題開設講堂;杭州師范大學博士葉培漢利用返鄉閑暇時間,針對影響群眾日常生活環境衛生問題,在天河鎮開展健康科普宣傳……
為實現鄉村生態宜居目標,該縣搶抓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工黨支部、吉安市公路建設和養護中心第一黨支部、吉安縣浬田鎮清水村黨支部在浬田鎮建立“三支”黨建共促鄉村振興清水村“校地共建”基地的大好時機,依托高素質專業人才對清水村,仙峰村鄉村振興進行規劃設計和指導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8月25日上午,清水村“校地共建”簽約舉行了揭牌儀式。
永陽鎮江南村井岡蜜柚產業基地
近年來,吉安縣充分挖掘人才資源,著力打造人才“店小二”品牌,打好人才服務“鄉情牌”,建立1個345名廬陵博士(教授)組成的智庫群、19個鄉賢群、225名鄉土人才交流群等微信互動平臺,創新方式方法,積極引導縣籍在外高層次人才回報桑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