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鄉村振興> 正文

又是大年!全年公募新發規模有望再次超過3萬億

2021-10-25 10:28:22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全小景責任編輯:王富亮

  繼2020年全市場發行份額超過3.11萬億份,募資總額超過3萬億,創下歷史新紀錄之后,今年前三季度發行總份額已經達到2.27萬億份,假設年底機構再次發力募資,提前布局明年市場,新發總規模有望再次突破3萬億份。而連續大規模募資,也創造了公募有史以來的新紀錄。

  01、走出低谷

  新基金發行不斷新高

  2015年一季度,市場賺錢效應濃郁,吸引了大批基民在二季度涌入市場,單季度新發基金超過300只,總份額逼近8000億份,而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比就超過了95%。

又是大年!全年公募新發規模有望再次超過3萬億

  涌入權益市場的資金,加速了大盤走高。但隨后監管機構嚴查場外違規配資,流動性的回收,給股市帶來了巨幅波動,也澆滅了這些基民的發財夢,在高位套牢了大批籌碼。

又是大年!全年公募新發規模有望再次超過3萬億

  而隨著基民在高位站崗,吐槽、調侃的段子滿天飛,買基金從一個潮流,一下子變成了唯恐避之不及的“坑貨”。即便2016-2017年,以茅臺為代表的茅指數走出了一輪結構性的大牛市,“漂亮50”也還是沒有帶動基金發行重回高位。

  直到2018年,上證指數回到20年均線的“歷史大底”之后,長線資金逐步加大布局,北上資金也在2018年逆勢加倉A股近3000億,各主要指數在增量資金加持下,開始企穩并回升。伴隨著指數走強,基民申購新基金的熱情這才再度點燃。

  從2018年三季度發行規模1289億份到2020年三季度發行規模達到1.27萬億份,短短兩年時間里,發行規模實現了10倍的躍升。而自2019年四季度以來,已經連續8個季度單季發行基金數量超過300只,今年三個季度,每個季度都有超過400只新基金發行。

又是大年!全年公募新發規模有望再次超過3萬億

  這次基金發行回暖,也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債券型基金占比與市場行情呈現明顯的反向變動關系;而是股票型基金占比并沒有顯著提升。

  關于第一個特點,相對比較好理解。市場活躍之后,權益類的更容易受到基民接納,自然是更容易發行募資,所以各大基金公司會向股票型和混合型傾斜資源,加大發行募資力度。

  但是明明市場環境變好了,為什么不是股票型發行得更多呢?主要是因為最低倉位的要求。

  所謂的最低倉位要求,就是監管機構對于公募設定的最低倉位,這是一條剛性法規。而從2015年8月開始,股票型基金的最低倉位要求從60%提升到80%,這就意味著,即便市場環境再差,最少也要保持八成倉位。這樣基金經理的靈活性就受到了很大影響。

  而混合型基金,分為平衡混合、靈活混合、偏股型混合和偏債型混合四類,區分的標準就是股票和債券購買的比例上限和下限不同。這樣對于權益類基金經理來說,就擁有了更大倉位挪動的空間,“重倉挨打”的可能性就下降了。

  雖然債券也有可能虧錢,但是債券的波動率大幅小于股票,只要不踩雷,一般也還是會有正收益,所以就成了減倉避險的主要去向:既滿足了倉位要求,又降低了股票風險敞口。這也是為什么自2015年股票型基金發行占比一路持續下降的根本原因。

  02、募集再創記錄

  基民收益普遍堪憂

  2020雖然有疫情沖擊,但是涌現了大量高收益的基金,年度收益翻倍的基金數量超過百只。其中,農銀匯理不僅以166%的超高收益領跑,基金經理趙諧管理的四只產品甚至包攬了前四。

  濃郁的賺錢效應本來已經非常吸引眼球了,沒有什么比“別人賺錢我沒賺”更讓人覺得遺憾。各路銷售渠道鋪天蓋地地宣傳,一時間基民的心又開始躁動了。

  今年年初,“日光基”成為日常,甚至創下了千億申購的新紀錄。如果只統計股票型和混合型的基金,今年一季度以386只的發行數量和超過9000億份的募資總量,雙雙創下新的歷史記錄。

又是大年!全年公募新發規模有望再次超過3萬億

  在資金大舉流入的背景下,市場走出了快速沖高的行情,隨后大家也非常熟悉了,一眾龍頭股出現了大幅調整,滿懷熱情的基民再次被套住了。不過這次有一些不同:新發規模雖然大幅下降,但是發行數量還是持續維持在300只以上,規模的絕對值依舊較高,約4000億份/季。

  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共計發行了各類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超過千只,發行份額高達1.72萬億份。

  而這1.7萬億的大蛋糕,今年目前共有超過120家公募基金公司參與了“撈錢”大戰。2019年業績冠軍劉格菘所在的廣發基金以76只、1440億份的戰績,目前暫列第一;而被基民戲稱“世界第一酒莊”的易方達,以65只、1302億份的規模緊隨其后。

  匯添富、嘉實、南方、華夏、富國等老牌基金公司,今年也有不俗的成績,發行規模均超過了800億份。

  實際上,在2020年全年1355只、超2萬億份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發行中,易方達一家就拿走了近乎10%的,酒莊的光環的確非常吸引人。現在,可能大家并不這樣認為了。

  在基金大規模發行的同時,大家的收益情況究竟如何呢?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目前市面上可供統計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總計約8400只,合計規模接近9萬億。大家一起算的話,這8000多個“大戶”還是賺了2000多億,實現了2.28%的絕對收益,大幅跑贏了滬深300的-6.78%。

  被平均的數據總是很美好,打開業績分布,可能大家就笑不出來了。

又是大年!全年公募新發規模有望再次超過3萬億

  從持有規模上來算,目前有超過半數的基金是沒有盈利的,有超過1000只或者總規模兩成多的基金,是跑輸滬深300的,甚至還有近30只基金今年已經虧損超過20%。所以,盡管描繪的未來很美好,可是大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可能并不強。

  如果考慮一下還有很多基民是今年一季度沖進市場的,那真實收益率應該比統計結果更差。

  從賺錢的角度上看,超高收益率,即今年收益率超過50%的基金,只有90只,總規模剛剛超過千億,占比略高于1%。這種比例和卷出天際的河南考生被985高校錄取的概率差不多。

  換句話說,在河南考985有多難,對于廣大普通基民來說,買到今年超高收益率的基金,大概就有多難。

  如果要求放低一點,實現20%的高收益率就能入圍,那種子選手可以來到840家,合計規模占比來到了8.5%。那除了河南,全國考生基本都可以被一本錄取了。

  03、受傷的為什么總是普通基民

  愛湊熱鬧,這可能是大多數散戶虧錢的一個重要特質。

又是大年!全年公募新發規模有望再次超過3萬億

  再把這張圖拿出來,大家可以明顯看到,在去年三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有兩次明顯的脈沖式發行。而對應的,在去年6月-7月,以及今年的1月,都有明顯的快速走高行情。

  大盤一沖動,基民也跟著沖動,往往都是在高位站崗。而基民沖得又猛,踏空的遺憾感讓大家快速推高倉位,而市場回調的時候往往又沒有錢攤薄成本,導致整體收益率更差。

  短線交易行為濃郁可能是普通基民虧錢的又一個主因。從基金總份額變動來看,又猛又快的申購,也伴隨著又猛又快的贖回,導致了基金的總份額增加,其實遠不如新發規模看起來那么洶涌。

  短線交易放大了擇時的影響而減少了擇基的權重,優秀的基金管理人也很難在每個短期時間內都取得高收益。此外,不停地短線交易基金,向渠道一遍遍交申購贖回費,不斷加大獲得高收益的難度。這種積少成多的“鈍刀子割肉”,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視。

  基民虧錢,也不全是基民的責任。各路機構是否嚴格執行風險管理要求,是否堅決抵制掛羊頭賣狗肉的投資策略,是否立足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角度來進行資產管理,都是有大大的問號。

  機構無法在長期維度上取得基民的信任,也會促成短線交易風格盛行。

  而本應該在市場低迷,風險較低的時候加大布局力度,卻往往變成了市場火熱、資金加速入場追高的結果,不僅僅是基民踏空的遺憾導致的勇氣值拉滿,也有各路機構在基金更好賣的時候不計后果瘋狂推銷來推波助瀾。

  居民側資產搬家是一個長期趨勢,也是個大概率趨勢。公募基金的發展會有更廣闊的空間,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如何提高廣大基民在投資上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可能是每個參與者都要思考的問題。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