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 記者 王富亮 ) 今年以來,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土地管理進行流程再造,充分發揮行政職能與事務性工作各自優勢,促進土地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一是流程再造,優化管理。把土地管理過程中的報批、征收、儲備、供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用地批復、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和供后監管等八個流程優化整合為報批征收儲備、土地供應和供后監管等三個流程,重點實現儲備土地全流程管理,強化土地資源全程管控、統一儲備、統一開發、統一供應,有效地提高政府資源掌控和市場調控能力。
二是問題導向,提高效能。制定了一門受理、網上會審等相應的配套措施,刪減過去多部門重復性的工作環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社會成本,有效保障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天下文化綜合體、32個核心片區招商引資產業項目、安置房建設和人才公寓等省市重點項目順利落地。
三是建立制度,創新發展。建立工作流程,將土地管理過程中的事務性工作全部下放,由土地儲備中心全程介入,減少中間環節,服務到底;突出計劃管理,通過計劃的編制、執行和考核,增強計劃的指導性和指令性,促進土地管理新流程順利運行;深入推進前置項目落地的國有建設用地考古發掘、區域評估和土地污染調查等事項,積極開展土地綜合開發,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實現高標準儲備轉為高質量供給;建立網上會審和政府簡批新機制,減少會議、壓縮時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效能;完善地價的形成機制,優化土地評估模式和完善地價決策機制,合理確定土地出讓價格,增強政府對土地市場調控,進一步增強土地要素的保障能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