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李鳳虎 尚明俠 ) 隨著時間推移,河南省永城市部分城鎮小區已經“高齡”。為此,永城市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老小區煥發了新容顏,也讓廣大居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記者在位于永城市中原路東側的電業局家屬院看到,淡雅的樓體,整潔的道路,齊全的健身器材,還有點睛之筆的綠化、美化,讓這里的居民們盡享樂居生活。同樣的場景還發生在位于牡丹路的公安小區。這座始建于1998年的老小區,并沒有任何“衰老”的跡象,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老舊小區“返老還童”了呢?秉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永城市在全面排查、勘驗、核校的基礎上,將全市46個城鎮老舊小區列入改造計劃,市城建集團承擔了此次改造工程的重任。這46個老舊小區均是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涉及5964套房屋、341棟老舊樓房、5964戶居民,建筑面積約57.75萬平方米。
據了解,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包括雨污分流、道路硬化、線路規整、水電暖改造、路燈亮化、院內綠化、外墻漆粉刷、樓道粉刷等項目,還要根據小區規模等實際情況,規劃停車位,安裝健身器材、充電設施、凈水設施等。為此,市城建集團克服疫情、汛期等不利因素,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終于在規定時間段內高質量完成此項任務。“我們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作為民生工程、良心工程來干,投入大量的機械、設備還有人員,高標準打造、高質量施工,只要我們老舊小區的居民生活環境更好,幸福感更強,我們再苦再累也值得。”永城市城建集團副經理曹明告訴記者。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一座座老舊小區的華麗變身,不僅改出了高顏值,改出了新生活,為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注入了更多內涵,也提升了廣大居民的幸福感。“過去因為環境不好,大家都不出門,現在環境變好了,我們能聚在一起聊聊天,這得感謝黨委、政府的優惠政策。”公安小區居民李英說起現在的變化很激動。
改舊立新,造福于民。如今,第一批46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今年13個小區的改造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相信,更多“幸福來敲門”的故事將陸續上演。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