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交通運輸新業態抓住發展機遇嶄露頭角,而對用戶及從業者合法權益的呵護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交通運輸新業態群雄逐鹿 從業者保障提升刻不容緩
交通運輸行業作為典型的傳統業態,在與信息技術、現代金融服務等新技術、新產業交互過程中,催生了新生機,進而刺激了大眾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交通強國建設、“雙碳”等大背景下,交通運輸新業態迎來快速發展新機遇的同時,也有諸多短板亟待補齊。因此,相關政策文件、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等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正加速落地。
在這個體量龐大而重要的產業中,網約車、貨運以及快遞物流等行業因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而備受關注。那么“增長”“安全”與“合規”可以用來描述這三大行業的2021年。
網約車
從一路狂奔到平穩發展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網約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給人們日常出行提供更多選擇,代替傳統出行方式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國共有255家網約車平臺取得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86.4萬本、車輛運輸證149.9萬本,日均訂單量在2100萬單左右。
網約車司機王師傅對《證券日報》記者感慨道,“如果疫情前北京有超10萬輛網約車,那么如今估計在3倍以上,可謂競爭激烈,壓力山大。”
網約車數量大幅增長映射出的是各大網約車平臺的野心。今年7月份,隨著滴滴系產品下架,腰部玩家再次獲得爭奪市場份額的機會。以曹操出行及T3出行為例,9月6日,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輪融資38億元,這也是今年以來網約車企業獲得的首筆國內股權投資;隨后,T3出行于9月23日完成新一輪融資,而此時距其上一輪(2019年的天使輪)融資已過去兩年零四個月,此次融資金額高達77億元,這也是從2018年至今,網約車企業獲得的國內最大單筆融資。
一家頭部網約車平臺高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網約車市場上參與者眾多,主流玩家包括聚合平臺、車企和地域性小出行公司三大類。從融資規模來看,資本正在向頭部企業聚集,馬太效應開始顯現,同時網約車市場上多元化勢力的博弈和角逐,也讓行業格局充滿變數。”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交通運輸部歷來對新業態的發展持謹慎包容態度,這也是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所在,但在保障行業規范發展、公共安全方面未曾懈怠。”
而現實中,人身安全保障似乎正與行業快速發展相脫離。以網約車行業為例,司機準入門檻較低、收費標準混亂、安全保障措施缺失等亂象給乘客人身財產安全埋下隱患。
數據安全問題也貫穿全年。其中,7月初,滴滴出行遭遇安全審查成為典型代表事件。7月4日,“網信中國”發布消息稱,滴滴出行因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被各大應用商店下架。隨后,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7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開展網絡安全審查。但截至目前,關于該事件的審查結果尚未向公眾披露。
除了消費者安全存在隱患外,從業者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因為疫情影響,需求端萎縮嚴重,司機收益明顯受損。很多網約車司機只能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盡可能維持收益。
一位網約車司機告訴記者,自己早上6點鐘就出門,晚上11點鐘才回家,工作時間長達18個小時左右,才可勉強保證每天獲得500元以上的流水,“否則就是給平臺打工,自己一分錢都賺不到”。因為司機需要繳納較高的平臺抽傭。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行業從之前的一路狂奔到如今的平穩發展,網約車行業進入存量發展階段,而此時需要解決參與各方如何分配利潤。尤其是頭部網約車平臺利用市場優勢很容易掌握話語權,不斷提高抽成,而司機只能被迫接受。據了解,一些網約車平臺抽成比例已高達25%。
價格戰作為短期吸引用戶量的有限手段,似有重燃之勢。為增加用戶,提升運力,有平臺不惜重啟補貼模式。
針對價格戰卷土重來,監管部門多次約談相關企業,并取得企業“休戰”承諾。
對此,上述頭部網約車平臺高管對記者表示,“要想在網約車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不能只靠補貼等短期引流方式,關鍵還是要保證優質的平臺體驗,‘第一次網約車大戰’依賴補貼的戰術已經被平臺自身條件和政策封死。”
隨著網約車司機從業人數越來越多,其社會保障問題正成為普遍關注點。同時,社會各方也在積極推動探索多元就業保障體系。
今年下發的諸多指導性文件針對新就業形態者均給出相對明確的權益保障指導意見。例如,11月30日,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交通運輸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求各地相關部門督促網約車平臺向駕駛員和乘客等相關方公告計價規則、收入分配規則,每次訂單完成后應明確告知駕駛員本次抽成比例,保障駕駛員知情權和監督權;督促網約車平臺加強與有關方面的溝通協商,合規確定抽成比例,并公開發布;督促網約車平臺企業在確定和調整計價規則、收入分配規則等經營策略前,公開征求從業人員代表及工會組織、行業協會的意見,并提前一個月向社會公布。
網絡貨運
資本關注競爭激烈
貨運行業在2021年同樣被輿論和資本關注,尤其是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的同城貨運更是資本聚焦的重點。截至2021年11月份,同城貨運賽道中,貨拉拉共獲得8次融資,累計金額近150億元,無論是融資次數還是融資金額,均排名行業第一。
除了同城貨運競爭激烈外,干線運輸賽道也呈“群雄逐鹿”之勢。其中,福佑卡車于5月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1招股說明書,尋求在納斯達克上市;滿幫集團已于6月份登陸美股市場;路歌也在11月12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除此之外,還有G7物聯、中儲智運、傳化、中交興路等實力企業也在持續發力。
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網絡貨運企業規模已增至1755家。業務量方面,今年第三季度共完成運單1657.5萬單,環比增長30%。京東物流和順豐等企業近一年也在該賽道積極布局。例如,京東物流推出京驛網絡貨運平臺,圍繞卡車司機和生活環境打造服務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網約貨運平臺因安全隱患被監管審查事件頻發。例如,滿幫集團因安全問題正在接受審查,公司在審查期間已停止新用戶注冊服務。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介紹道,“網絡貨運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惡性競爭、虛構交易、違規開票和泄露個人信息等問題。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1755家網絡貨運企業中,有293家未上傳運單信息,占比達17%。”
例如,數字貨運平臺“路歌”的運營主體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書中就表示,由于卡友地帶App以及相關軟件開發工具包存在不當收集及處理用戶資料等問題,被工信部暫時下架。
需要注意的是,司機的生存壓力和平臺的“不透明”也同樣發生在貨運行業。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1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因長時間久坐開車,不能按時用餐,86.5%的貨車司機患有職業病。
為此,11月份,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貨車司機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探索推進互聯網道路貨運信息交易撮合平臺備案管理制度,建立社會監督機制,督促平臺企業充分聽取從業司機意見,合理確定和調整信息服務費、會員費、計價規則、競價機制、派單規則等規則,并在平臺上公示,不得誘導貨主不合理壓價和貨運車輛超載超限運輸,不得誘導貨車司機惡性低價競爭、超時勞動。
“平臺承擔何種保障責任、如何厘清平臺運營成本與司機酬勞之間的界限等,均需要有關部門和各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更多開放式的討論和協商,制訂兼顧各方合理收益的發展模式。”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網約車平臺還是貨運平臺,服務質量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各企業紛紛推出優惠措施、積極擴張業務過程中,平臺訂單量有望在短時間內有所增長,但增速或會趨緩,而提升服務質量將成為各平臺制勝關鍵。
快遞物流
業務量突破 價格戰趨緩
快遞物流行業在2021年迎來業務量的明顯突破。12月8日,據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000億件,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這也標志著我國郵政快遞業發展又邁上了嶄新臺階。
截至目前,已有8家快遞企業成功上市,形成3家年業務量超100億件、收入規模超1000億元的品牌快遞集團。
海豚智庫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表示,隨著近兩年直播帶貨行業異常火爆,且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國內網絡購物行業規模會越來越大,巨大的市場空間將激發更多快遞物流公司參與其中。
信息泄露問題在物流行業尤為突出。一張小小的快遞單包含了用戶的姓名、電話、住址等個人信息,不法分子便是由此推算出用戶的消費習慣、經濟能力等,進而實施詐騙。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自己平時會經手上萬條用戶信息,曾有人想以每條2元的價格收購。
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明確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保護個人信息將是常態化監管,有利于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加速淘汰經營不合規企業,提升市場集中度。”
企業間同質化競爭也在損害企業利益。比如快遞單票收入一直是業界關注焦點,而快遞企業間激烈的價格戰讓行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單票收入降至歷史低位。
而諸多問題帶來的壓力最終傳導至快遞員身上。2021年7月份,《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發布,并于8月底得到通達系各企業快速響應。中通快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表示,“過于偏激的價格競爭無疑會擾亂市場秩序,給行業持續性發展帶來阻礙,因此相關部門的正向引導和調控十分必要。”
12月3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快遞企業電話座談會,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會上明確提出反內卷要求,“防范不正當競爭,反對損害行業利益、損害員工利益的行為”。
魏建輝表示,從企業角度來看,隨著監管介入帶來價格戰緩和,快遞企業業績已開始出現邊際改善,整體將進入良性發展通道。這意味著服務能力將成為快遞企業競爭的焦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