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3年,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兩側各15
公里范圍內的宜林荒山荒坡荒地全部植樹造林
◎ 到2025年,四條江河沿線有條件的城鎮、鄉村基本
達到省級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標準
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局獲悉,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的意見》,要求全面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加快構筑江淮大地更加牢固的生態安全屏障,為全省綠色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
《意見》提出到2023年,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兩側各15公里范圍內的宜林荒山荒坡荒地全部植樹造林,完成增綠擴量39.2萬畝,提升森林質量493.2萬畝;到2025年,四條江河沿線有條件的城鎮、鄉村基本達到省級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標準。實行因地制宜,分區施策,整體提升長江生態廊道以帶動沿江流域生態修復,全面完善淮河生態廊道以優化皖北農田防護林體系,加快建設江淮運河生態廊道以促進江淮地區生態改善,精心建設新安江生態廊道以推動皖南地區森林質量升級,帶動全省長江流域、沿淮和皖北地區、江淮分水嶺地區、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地區增綠擴量80.2萬畝,提升森林質量1552.1萬畝。
《意見》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引導,強化科技指導,把生態廊道建設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納入各級林長履責內容,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要發揮財政引導作用,創新支持方式和建設模式,優化林業發展環境,調動各類主體投入生態廊道建設。要科學編制實施規劃,強化林木良種供應保障,優化生態廊道樹種配置和經營培育模式,實施工程化管理,把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綠、城鄉共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廊道。(記者 湯超)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