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光明樓17號簡易樓即將開始改造,樓內住戶已經搬離。本報記者鄧偉攝
“我家原來建筑面積約30平方米,改建回住后將達52平方米,不僅有廚房、衛生間,還能擁有自己的產權!真是打心眼兒里感謝政府!”居民徐瑞鳳說。截至昨天,核心區首個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光明樓17號簡易樓29戶居民全部完成簽約、確定原地回住。
光明樓17號簡易樓位于東城區龍潭街道光明樓小區,建于上世紀60年代,共有居民29戶,是京誠集團的直管公房。“17號樓整棟樓墻體都是空斗磚,樓板是槽型板,承重性能比較差,再加上沒有抗震設防、外墻保溫措施,上下水陳舊老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改建項目負責人、京誠集團京宏公司經理陳少毅說。
2020年7月1日,市住建委頒布實施了《關于開展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工作的意見》,結合該指導意見、該樓實際情況,東城區將光明樓17號簡易樓作為首個試點,采取申請式改建方式,改建完成后允許居民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回住或外遷。
2020年8月,光明樓17號簡易樓改建項目正式啟動。項目方廣泛征求居民意見,研究設計方案,截至2021年3月實現了居民同意改建、同意改建方案、預簽約協議“三個100%”。按照“戶數不增、適當改善居住條件”的原則,將拆除原三層簡易樓,改建為四層住宅,保持建筑風貌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同時保持原有戶數不增加,每戶增加獨立廚房和衛生間,完善使用功能,平均每戶增加建筑面積16平方米。
最近,該樓29戶居民全部選擇購買回住房屋的方式,并全部完成搬家、選房工作。陳少毅介紹,居民購買回住房屋,采用兩段式計價方式,即原房屋建筑面積部分,按照房改成本價1560元每平方米;新增面積按照綜合改建成本,指導價格為6564元每平方米。回住面積按照原房本面積進行選擇,即原為一間的回住須選一居室,原為兩間的回住可選兩居室,原為三間的可選三居室。目前,項目正在辦理房屋改建手續,將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力爭讓居民早日回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