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者“心懷關愛”,群眾才會“行無障礙”。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大興機場提交了一份無障礙出行的“答卷”。
在設計和建設之初,大興機場充分考慮特殊旅客的乘機需求,在中國民用航空局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部門的指導下,大興機場無障礙設施建設探索出了機場航站樓新標準以及大型交通工程無障礙系統新思路,堅持自主創新、自我突破,形成中國特色的設計方案。
胡霄雯參與了大興機場的建設,她告訴記者,在梳理全樓各種流線所涉及的無障礙設施后,建設者創新性地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系統分為八大系統:停車系統、通道系統、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專用檢查通道系統、服務設施系統、登機橋系統、標識信息系統、人工服務系統。
從旅客到達大興機場,無障礙的細節就貫穿始終,機場各處都設置了無障礙設施導向標志,并在無障礙設施旁顯著位置設置相應的標識。
在旅客停車時,結合航站樓出入口就近設置了無障礙停車位,車位包含寬度不小于1.2米的側向輪椅通行區及車尾輪椅通行區,地面涂有明顯標識。
同時,從機動車落客區通過三面坡銜接落客平臺人行道,在坡道位置設有提示盲道,特殊旅客下車后可沿著連續盲道行進至內部綜合問詢柜臺。在航站樓內設有近百個低位柜臺,其中為殘障人士服務的低位問訊及辦理乘機手續柜臺,下部設有寬75厘米、高65厘米、深45厘米的容膝空間,讓乘坐輪椅的殘障人士更舒適地辦理業務。
除服務特定旅客以外,大興機場的服務設施無障礙設計同樣惠及普通旅客。讓胡霄雯印象深刻的是,經過專家的指導,通過設計、廠家、施工等團隊的高效配合,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大興機場改變了過去傳統行李托運設備與地面有一定高差的常用辦法,不需要旅客將行李提起放在行李稱重機上,而是通過特殊定制的斜面式稱重系統,旅客可以將行李輕松推上行李稱重機,為更多旅客出行提供便利。
在安檢的過程中,對航站樓內不同功能的檢查現場均考慮滿足輪椅通行寬度的專用檢查通道,并且在安檢現場設私密檢查間。在登機橋系統中,控制橋內坡度,并增設雙層扶手,保證輪椅乘坐者的行動安全。
作為服務行業的載體,航站樓內服務設施系統是整個無障礙設計系統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無障礙環境現狀的痛點所在。所涉及服務設施包括:低位柜臺、低位電話、登機口輪椅、專用停靠區、愛心座椅,公共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母嬰候機室,無高差行李托運設施。
以無障礙衛生間為例,除了符合需設潔具的要求,首次引進人工造瘺清洗器,并增加嬰兒打理臺等母嬰設施,打破傳統無障礙衛生間的定義,實現通用化設計的無障礙衛生間。
與此同時,大興機場設計中首次將殘障人士按照行動不便、視覺障礙和聽覺障礙分為三類,對各系統各類無障礙設計提出新的思路和標準。以電梯為例,通過收集三類人群的不同需求定制出大興國際機場特有的電梯設施。比如電梯內將帶有盲文的按鈕安裝在護欄上,視力障礙旅客只要握著護欄就能找到相應按鈕。
據悉,2022年,大興機場將承擔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服務保障任務,大興機場將進一步完善無障礙設施,提升無障礙服務水平,增強冬殘奧會期間的機場無障礙出行服務保障能力,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的“全流程無障礙”出行環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