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筑物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日前正式發布實施,標志著今后自治區內建筑物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將有據可依,有效助力數字家庭和智慧城市的建設。
在近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的發布填補了廣西在建筑物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方面的空白,明確通信基礎設施將與水、電、氣、暖等市政基礎設施一樣成為建筑物的“標配”,實現與主體建筑物“三同步”,即同步規劃、同步施工、同步使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物的改建和擴建工程均應參照《規范》執行。
據介紹,根據工業與民用建筑物的類型劃分,《規范》對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業建筑、地下空間建筑、交通樞紐、隧道六種類型建筑物的屋面通信配套、地面通信配套等設施的總體要求、通用性、驗收技術指標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標準定額處處長游清華介紹,《規范》的實施將提高建筑物的科技水平,更好地促進通信基礎設施與園林、市政等設施深度融合,實現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同時,避免建設單位因不做通信基礎設施預留或預留不合理,需進行額外擴建或改建,對建筑結構造成破壞或影響使用功能的問題,提高居住品質。另外,《規范》的實施將推進廣西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為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
游清華表示,《規范》適用范圍包括全區工程建設施工企業,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聯合通信管理部門合力推進《規范》貫徹落實。建筑物竣工時,如果沒有各地市通信管理部門出具的驗收記錄,建設項目將不得通過總體驗收。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還將對通信設施驗收標準的落地進行嚴格監督和管理。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