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小區應該重點解決無處停車的問題。”“我們小區有文化底蘊,改造時應該考慮建個文化廣場。”“我們小區想重點解決加裝電梯、停車、消防、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
今年在沈陽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真正實現了以民為本的改造理念。來自老百姓的聲音決定了改造的內容,讓老舊小區改造不但各具特色,還非常實用,真正滿足了老舊小區居民的需求,贏得一片叫好聲。
2021年,沈陽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21個,目前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26個,超額完成任務。
因地制宜
積極探索“完整社區”建設
沈陽市房產局認真傾聽老百姓的心聲,力爭打造“完整社區”。以“硬設施+軟環境”一體化推進的方式,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管理服務短板,打造“完整社區”成為許多老舊小區改造的藍圖。
于洪區沙河子東小區有幸成為打造“完整社區”試點之一。該小區共有建筑29棟,均為磚混結構,為6-8層建筑,共有2347戶,總建筑面積12.5萬平方米。因年代久遠,小區樓體陳舊、配套設施缺乏等問題嚴重。
為了讓該小區舊貌換新顏,市房產局聘請知名企業對小區整體進行規劃,先后召開居民座談會10余次,充分發揮居民設計師的優勢和長處。目前,該小區已完成建筑、景觀、市政及小區配套等四個方面優化升級。
同時,以黨建為引領,以社區為單元,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在該小區配置綜合保障體系,配套教育、醫療、養老、商業、文體等五類服務業態及快遞、家政服務、托幼等若干特色衍生業態,即“1+5+X”的附屬輔助設施空間的設計方案,實現從點到線到域的全方位升級。
以民為本
建立居民全過程參與機制
為了合理制定老舊小區改造方案,有關部門積極調動居民、社區、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力量,突出問題和需求導向,聚焦改造意愿共同征集、改造內容共同商議、改造方案共同研究、改造過程共同參與、改造效果共同評議,真正彰顯“共同締造”的理念精神,實現老舊小區改造全民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
沈河區和皇姑區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為了真正達到以民為本、人民小區人民建的宗旨,在改造前,公開征求居民意見,結合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和小區的人文背景、園區環境特點、居民生活習慣等因素,建設有特色的、符合小區整體氛圍的“新小區”;改造中,邀請居民代表參與施工監督和安全管理;改造后,組織開展居民滿意度測評,切實做到問效于民。
多元籌措
探索引入社會資本改造
沈陽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探索資金多元化籌措,達到共同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目標。
沈河區皇城廣生里項目位于中街方城東北側,是由八棟住宅及底盤商業組成的開放式小區,周邊有沈陽故宮、大帥府、中街步行街等歷史文化古跡。
目前,沈河區多元化籌措資金,制定了廣生里八棟住宅及底盤商業的整體改造方案。利用其與中街的位置優勢,以最適中的面積體量和更新難度,依托城市文化,打造新的環境。項目探索產城融合的新模式,建成后將形成都市文旅IP。(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寧)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