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路經過改造,現在可供機動車通行。
順義區勝利街道太平社區10號樓東側有一條陡坡路,這里不僅陡,還十分狹窄,大部分時間只能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機動車難以出入,不少居民深受影響。為了幫助群眾辦好身邊的小事、實事,近日,社區和街道經過多方征集意見,決定將陡坡路拓寬、降緩,同時提升道路周邊整體環境。至改造完畢,整個過程僅用時7天。
據了解,太平社區10號樓建成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居民的出行工具以自行車和摩托車為主,家門口這條陡坡路長8.5米、寬2.5米、坡度達到23度,社區也一直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補,通行還算說得過去。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原來的自行車、摩托車被越來越多的私家車所替代,而這條路因為坡陡、路窄,越來越成為居民出行的瓶頸。很多居民不得已,只能走很長一段路,繞行至社區北門出口。有時,有些居民會開著私家車強行上坡,但往往都以車輛托底、剮蹭為代價。“我的車底盤和保險杠上都有劃痕。”居民劉先生對此深有感受。
太平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王巖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與街道溝通協調,對社區斜坡路進行實地勘察,召開居民代表議事會研究討論改造方案,并入戶征集居民意見。在多方的努力下,陡坡改造提升工程11月下旬正式開始。工程將斜坡路西側的墻面拆除,向西移動至與社區文化墻銜接,如此一來,不僅美觀,而且將道路的寬度由原來的2.5米拓寬到3.3米。社區還重新整修東側行人臺階和扶手,并將坡上的高度降低30厘米,坡下面的道路緩緩升高40厘米,讓坡度整體降至12度。
考慮到陡坡路旁邊還有一根線桿,為了保障安全通行車距,社區協調相關通信運營商等產權單位,將線桿向西挪移了半米。通行的問題解決了,居民們也盼望著道路周邊的環境能夠得到同步提升。相關環境改造隨即進行,同步建成的不僅有1000平方米的文化宣傳墻,規范的20個停車位,還安裝了休閑座椅,增加了晾衣區,整治了飛線。
僅用了7天,陡坡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道路較之前既平緩又寬敞。在試通行一周的過程中,社區又按照居民的通行體驗設置了相關標識牌,劃定了消防通道線。至此,困擾居民多年的頑疾陡坡路終于能夠正常通行私家車了。“路寬了,坡緩了,環境優美了,現在出行真是方便多了!”居民馬女士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