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汛期,經常深夜降雨,家住豐臺區和義東里四區9號樓的張女士今年難得的一覺到天明,沒再為半夜漏雨操心,“多虧了區里今年推出的房屋漏雨應急維修方案,讓我們樓14戶頂層居民安心度汛期。”張女士說。記者從豐臺區房管局獲悉,截至目前房屋漏雨應急維修方案已經幫助428戶居民解決了房屋漏雨問題。
和義東里四區9號樓,是產權單位復雜的老樓,建成于上個世紀80年代,只有6個單元84戶居民,頂層14戶居民家里幾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雨問題。
去年汛期,9號樓頂層漏雨問題逐漸增多,但由于產權單位情況復雜,維修資金一直難以落實,和義街道就出資3萬多元對漏雨嚴重的幾戶進行了應急維修,小修小補,問題沒徹底解決,今年入汛后降雨又比較多,而且持續時間長,漏雨問題變得嚴重起來。特別是東西兩側靠邊緣的居民家中,遇到強降雨天氣,外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大大小小的盆擺了一地,要是趕上夜雨,那就是一宿難眠。
復雜的產權關系,難以找到責任主體;屬地街道應急維修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怎么辦?難道還是“治標不治本”的小修補?正在居民焦急的時候,豐臺區出臺《為解決“接訴即辦”中房屋漏雨管道堵塞問題工作方案》。根據方案,應急維修范圍包括依法建造的房屋中建設年代較早、房屋產權不清晰的失管小區或樓棟,或是房改單位倒閉或改組,導致一時難以申請維修資金的房屋;所在小區或樓棟存在多個房改單位,難以及時協調解決的房屋;產權(房改、物業人)單位不作為,所屬街鄉鎮督辦后仍未能及時解決,導致反復投訴的房屋。
豐臺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區老舊房屋多、產權單位責任難明確、維修資金難落實,漏雨、管道堵塞得不到及時解決。本著先解決居民問題的原則,豐臺區城指中心、區房管局進行研討并制定緊急維修方案,以街道為主體,采取先由區財政墊資再向產權單位進行追償的方式,由豐臺區房屋經營管理中心進行緊急搶修。和義街道結合居民訴求情況確定維修項目,房管中心實地核查制定具體解決方案,確認和義東里四區9號樓符合相關條件,隨即啟動了應急維修,7月23日完成了9號樓樓頂防水層的重新鋪設工作,徹底為居民解決了雨季漏雨的愁事。
房屋漏雨、管道堵塞應急維修是重要民生實事,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豐臺區按照誰所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堅持依法依規,充分落實各方責任,通過建立更加有效的房屋維修機制,切實解決“接訴即辦”中房屋漏雨和管道堵塞問題,提高居民的滿意度,確保房屋住用安全。截至目前,通過該方案,豐臺區已為428戶居民解決了房屋漏雨問題。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