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7日訊(記者舒越 張增艷)近日,多位業主向我網投訴稱,天津武清燕云小鎮項目一期(又稱“燕云花園”)已交房5年,但合同中約定的溫泉仍未入戶,所涉賠償問題至今無果。
資料顯示,燕云小鎮項目位于天津市武清區泗村店鎮,隸屬于武清龍鳳新城版塊,開發商為天津市嘉地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嘉地置業”)。項目采取分期開發模式,總占地面積42.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116棟共482套房。
交房5年溫泉未入戶
日前,業主王先生(應業主要求,文中所涉業主均為化名)舉報稱,其在2015年認購了燕云小鎮一期的一套房,首付約36萬元。自2017年交房后,入戶的溫泉水至今未通。
據業主提供的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顯示,關于燕云小鎮一期交工標準的約定里明確提出“溫泉入戶,一戶一表”。此外,燕云小鎮項目在相關的宣傳海報、視頻資料中均多次提及“溫泉入戶”。
購房合同的交工標準里約定“溫泉入戶,一戶一表”
“買房的時候,挺看中溫泉的。加之,項目距離北京城區較近,往返也很方便。在裝修時,特意在每個衛生間都裝了浴缸”,業主李女士回憶道。
與王先生、李女士類似,不少業主買房希望“在家即可享受舒適的溫泉”。由于燕云小鎮項目一期主要是聯排別墅,有小院。業主范先生則在自家的小院里挖了溫泉池,打算做露天溫泉。
既然溫泉未入戶,業主緣何收房呢?業主胡女士告訴記者,“收房的時候,開發商聲稱‘入住率達到80%,才會供應溫泉水’。由于燕云小鎮一期的業主大部分來自北京,因此項目的入住率并不高。起初,我們也未質疑。入住后,發現溫泉水一直未通,就問物業管家,物業管家也以上述理由答復我們”。
燕云花園物業管家對溫泉入戶的回復
由于溫泉入戶可提供熱水,很多業主裝修時并沒有安裝熱水器。等入住后,只能自行安裝熱水器解決熱水使用問題。
溫泉工程外包 賠償至今無果
無奈之下,不少業主走上了維權道路,發現燕云小鎮一期的溫泉工程已經外包,當地政府也發布了對溫泉開采的相關規范性文件。
早在2017年3月24日,武清區泗村店鎮政府就發布了《關于規范地熱資源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企業如需取用地熱資源,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合法取用程序”。
武清區泗村店鎮政府于2017年發布《關于規范地熱資源管理的通知》
2019年9月,武清區泗村店鎮政府發布的另一則通知則明確指出,“鎮政府已按上級要求,封停了城鎮內所有非法地熱井”。與此同時,針對相關業主的信訪,武清區泗村店鎮政府明確要求,“以前有涉及溫泉水作為銷售賣點行為的開發企業,應及時采用張貼通知、溝通解釋等多種方式,積極妥善解決相關問題”。
隨后,嘉地置業在給業主的回復中表示,燕云小鎮一期系天津市凱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凱森新能源”,現更名為“天津凱森潔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溫泉水工程的審批手續、工程施工及溫泉水供應和運營,但因凱森公司未能完成相關合同約定的工作,造成對業主違約,不能供應溫泉水。
就業主們關心的賠償問題,嘉地置業表示,未有法律認可的補償依據,故公司及集團無法提供有法律依據的補償方案。在不少業主看來,上述回復存在一定的推諉。
嘉地置業對溫泉水未入戶問題的回復
“開發商未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溫泉入戶要求交房,已經構成違約。賠償方案的確定并非難事。例如,可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然后與業主協商解決”,一位從事房地產法律糾紛的律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
令業主們意想不到的是,嘉地置業的股東發生了變化,這給維權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天眼查顯示,2020年9月,嘉地置業的原股東天房集團退出,新增股東為天津弘房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弘房”),且持股比例100%。據悉,天津弘房的實際控制人為天津國資委,持股100%。
一位弘房集團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賠償問題需要通過法律訴訟的途徑才能解決。目前,因溫泉未入戶已有部分業主起訴至法院,賠償方案需要等訴訟結束后才能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嘉地置業在2006年摘得燕云小鎮地塊,一期售罄后,后續的開發也處于遲滯狀態,項目的很多配套設施至今未完善。為此,不少業主對嘉地置業的實際財務狀況表示擔憂。天眼查顯示,今年以來,嘉地置業已經三次被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存在規避執行、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等行為。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