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遇到糾紛,就找住房租賃糾紛調解中心。”這是王女士的一句心里話。不久前,王女士承租了一套位于廈門市集美區的房屋,租期一年。可沒過多久,房東改變了主意,打算出售該房屋,要求王女士限期搬離。王女士認為房東違約,雙方就賠償問題產生爭執,多次協商未果。最終,在住房租賃糾紛調解中心的協調下,王女士與業主達成了一致意見。
成立住房租賃糾紛調解中心是廈門市解決群眾租房糾紛、防范化解住房租賃市場風險的創新舉措之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廈門市匯聚監管合力、完善規章制度、深化主動創穩,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住房租賃市場風險防護網絡,極大改善了住房租賃市場秩序。
創新舉措,規范市場秩序
“租房遇到糾紛,當事人如果選擇通過訴訟解決,不僅需要支付訴訟費,而且費時費力,可能需要三五個月才能得到結果。”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此,廈門市于2020年7月成立了住房租賃糾紛調解中心,制定了《調解投訴處理流程要求》《受理結案表單》等糾紛調處規范,通過線上、電話、現場3個渠道免費為市民提供住房租賃糾紛調解、行業違規行為舉報和法律咨詢等服務。住房租賃糾紛調解中心匯集了房地產中介行業資深人士、律師等多方專業力量,一成立就受到了群眾的廣泛信賴。據統計,2021年,該中心接到各類糾紛案件1713件,案件辦結率達到97%。
為了保護租戶的合法權益,廈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網信、公安、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7部門聯合開展行動,對房地產經紀機構和住房租賃企業進行了“雙隨機、一公開”檢查,進一步規范了住房租賃市場秩序。
2021年,廈門市現場檢查中介門店1614家、租賃企業83家,共發出整改通知書293份,移送問題線索63起,曝光反映集中的典型案例5批、65起,約談房源信息發布不規范網絡信息平臺6家,取締房地產經紀機構5家,關閉門店8家,將225家商事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受理各項租賃糾紛投訴3125件,調解辦結率達96%。
匯聚合力,構建監管體系
“能夠多部門聯合執法并取得一定工作成果,得益于廈門市構建的常態化共享共治機制。”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廈門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政法委、網信辦、公安局、信訪局等8部門組成的住房租賃市場風險防范工作專班,8部門還聯合印發了《關于成立住房租賃市場創穩工作專班的通知》,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定期分析研判市場態勢,強化聯動查處合力。
廈門市發揮市住房租賃交易服務監管平臺“線上哨兵”的作用,在提供找房、簽約、備案等“一站式”服務的基礎上,應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市場主體、房源、合同雙重核驗機制,從源頭上切斷虛假房源信息傳播。融合信用評級、投訴評價、市場監測、市場分析等功能,實時進行大數據監測,加強市場主體、房源、租金、合同等市場要素監測,及時預警、防范市場風險。
在全域6個區、38個街(鎮)建立住房租賃網格,加強與公安網格、社區網格等業務協同,通過實地核驗房源、定期巡查中介門店和走訪住房租賃企業、動態采集信息等方式,及時掌握市場動向,分級分類處置問題,將矛盾化解在一線,推動市場規范化運行。
完善制度,健全長效機制
“規章制度是保障機制有效運行的重要元素。”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廈門市在租賃市場主體、住房租賃市場行為、住房租賃市場價格等方面建立了相關規章制度,扎實推進租賃市場風險防控。
印發《關于規范和發展廈門市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意見》《加強房屋租賃合同網簽備案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廣告發布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要求房地產經紀機構、租賃企業、網絡信息平臺和轉租住房10套(間)以上的單位、個人嚴格落實商事主體登記、責任主體備案,進一步規范房源信息發布和信用動態評價,已完成二房東商事主體登記1267家。
鼓勵住房租賃企業和個人使用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嚴格履行合同約定。要求涉及“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經營模式的租賃企業在銀行設立租金監管專戶,嚴禁租金消費貸款等行為。
房產主管部門加快完善租賃住房租金參考價定期發布機制,支持機構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通過新建、改建、盤活存量等方式加大市場房源供給,穩定市場租金水平。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