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東洲工業園區里,由閑置廠房改建的CCB建融家園·普坤社區,以低于周邊租金的價格提供了近千套小戶型房源。目前,已累計入住人員1.4萬人次,讓園區周邊新市民、青年人的租房困難問題得以解決,并為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留住企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隨著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高效推進,像普坤社區一樣的住房項目在杭州市逐漸多了起來。為解決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突出問題,杭州市通過“一個方案、兩類試點、三項機制、三種支持”,形成了“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多政策支持”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新局面。
定目標、定渠道、定標準滿足多元居住需求
2021年11月《杭州市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發布。《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籌集渠道和房源標準,為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提供基礎制度支撐。
2020年“七普”數據顯示,杭州常住人口接近1200萬,相比“六普”,人口增加323.6萬,增加量居全國第七,隨著人口大量流入,新就業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新市民面臨的住房租賃問題也日益凸顯。
結合2021年9月針對全市范圍內空置存量非住宅房屋、產業園區職工宿舍等存量土地、房屋資源開展的摸底調查情況,杭州從供需兩端著眼,科學合理確定“十四五”期間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3萬套(間)的目標任務。同時,從滿足職住平衡出發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面向一定區域內無房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供應。
在國務院文件規定5種籌建渠道基礎上,新增支持利用村級留用地建設、利用地鐵和公交停保基地等上蓋物業新(改)建等籌建渠道,有效擴充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來源,推動形成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分為住宅型和宿舍型兩類,住宅型原則上不超過70平方米,宿舍型原則上以20~45平方米的戶型為主且該類戶型不得少于80%,一般不超過50平方米;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評估租金,并率先將符合“小戶型、低租金”要求的藍領公寓、人才專項租賃住房房源整合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
并軌推進雙試點探索保障新模式
自2016年舉辦G20峰會以來,杭州城市發展進入快車道,伴隨城市競爭力持續提升,大量人口涌入使住房租賃矛盾逐漸凸顯。對此,杭州堅決扛起城市主體責任,利用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原政策性租賃住房)雙試點契機,通過發展藍領公寓和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2017年年底,杭州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租金適度控制”原則,明確2018~2020年在全市9個區籌建藍領公寓4萬套目標,房源以建設面積3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評估租金的70%。探索利用將拆未拆建筑改建、閑置土地臨時新建、存量安置房源利用等多渠道籌集房源。同時,由區級政府成立領導小組,簡化立項、審批、驗收等流程,實行多部門聯合會審、聯合驗收實現房源納管;運營房源上線“親清在線”政務平臺,用大數據分析自動篩查人員條件,實現申請企業“在線申請、網上簽約、當天入住”的租賃新模式。藍領公寓自籌建以來,已累計開工建設4.24萬套,先后為物業服務、保安、保潔、餐飲等5萬余名杭州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經濟實惠的租賃住房。
2018年,杭州市提出2018~2021年在全市籌建人才專項租賃住房5萬套的目標,并將市區年度出讓商品住宅用地總量的5%確定為人才專項租賃住房供地指標,房源以只租不售的中小戶型單身公寓為主,建筑面積70平方米以下住房套數占項目總套數比例一般不低于80%建設,租金按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評估租金的70%執行,用于解決人才過渡性住房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實人才專項租賃住房項目60個,其中已開工建設3.93萬余套,為杭州吸引新就業畢業大學生、專項人才提供了簡約宜居的租賃住房。
部門聯動建立新機制穩步推進任務落地
自《實施方案》下發以來,杭州建立市、區兩級保障性租賃住房領導小組,強化組織領導、加快工作進度,明確由市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制定、任務下達、監督考核等工作,由區領導小組牽頭開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運營監管等具體工作,并多部門聯動,搭建目標管理機制、項目認定機制、運營管理機制。
市領導小組圍繞“十四五”期間力爭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3萬套(間)的目標任務,綜合全市各區人口流入、產業發展、城市規劃、存量土地和房屋等情況,確定到2022年年底實現累計籌集房源14萬套(間)的目標任務,占“十四五”期間總目標任務的42.4%,并將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分季度節點納入省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力爭早謀劃、快推進、穩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涵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存量閑置房屋、新供應國有用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保障性租賃住房計劃項目共238個、房源14.1萬套(間)。
研究擬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指導意見》,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新建、改建、轉化”三項申報類別,建立“企業申報、區級認定、市級備案”三級管理流程,并明確房源備案、項目退出等相關內容。今年1月,經全市統一部署,完成首批48個人才專項租賃住房項目集中認定工作,涉及房源5.9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建筑面積243.6萬平方米。此外,構建動態督查機制,通過領導小組成員實地走訪、企業座談等形式及時跟進項目籌建、開展政策解答,指導督促各區抓住各節點加大籌建力度,確保按時按量完成各項籌建任務。
研究起草《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管理辦法》,明確租賃主體、租賃房源、房屋備案、租賃價格、項目監督等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管理要求,并依托市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開發集“計劃管理、項目認定、運營管理”等管理功能為一體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系統,實現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運營工作全流程監管。同時,線上利用數字化改革成果,推動藍領公寓上線“親清在線”平臺“我要租房”版塊,通過大數據分析自動篩查符合條件的企業和人員,實現申請企業“在線申請、網上簽約、當天入住”的租賃新模式。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提增市場主體信心
根據國務院“政府給政策、市場做主體”的要求,杭州重點從水電氣費用、金融支持、資金補助等方面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配套政策,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
建立市住保房管、財政、稅務、電力、水務、天然氣等部門信息共享渠道,推動實現稅費、民用水電氣等支持政策落地。其中,藍領公寓用水、用電、用氣價格已按照居民標準執行;通過出讓租賃專項用地建設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在商品房小區配建自持商品住房用于租賃,保障承租人享受民用水、電、氣價格,并可享受商品房小區相關公共配套資源。
主動對接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6家銀行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提供金融信貸支持。截至目前,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已向開發運營人才專項租賃住房、藍領公寓項目的29個項目企業授信貸款75.17億元,涉及租賃房源3.65萬套(間);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寧巢·明石公寓獲得國開行10.6億元的長期低息貸款。
延續住房租賃試點城市成果,將藍領公寓、人才專項租賃住房納入資金支持范圍,分別給予1000元/平方米、400元/平方米的籌建資金補助,并全部按每年25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運營資金補助,切實減輕籌建運營主體資金壓力。下一步,將結合國家、省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各項專項資金,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
據介紹,“十四五”期末,杭州市年度租賃住房用地供應面積占出讓住宅用地供應面積比例將達到10%以上,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占新增住房供應套數比例將達到30%以上,可有效緩解198萬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