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三五成群、衣著鮮亮的年輕人來到武康大樓前,擺出各種姿勢留影,成為城市逐步“重啟”后上海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從百年歷史建筑到網紅打卡地標,武康大樓已成為上海“建筑可閱讀”的代表作。
1924年,由匈牙利籍建筑設計師鄔達克操刀設計的武康大樓落成。近一個世紀后,武康大樓在上海的“建筑可閱讀”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2018年3月,上海啟動架空線入地和合桿工作,交通最繁忙、地下管線最復雜的武康大樓所在地被納入其中。經歷一番努力,武康大樓外再現近百年前的舒朗天際線。
2019年,上海對武康大樓進行全面修繕,造型、材料全部遵循原有建筑的風格和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原則。
百名能工巧匠對大樓的每一塊磚、每一處裝飾細節進行詳細考證后,形成了萬余張草圖,“修舊如舊”只為再現經典建筑原有風貌。
舊貌換新顏后,武康大樓底層商鋪業態持續優化,一系列街區“微更新”也將大樓與周邊多個海派文化地標相連接,進一步拓展了“建筑可閱讀”的空間和內涵。
經過五年的努力,上海“建筑可閱讀”范圍已覆蓋全市,開放建筑1056處,設置二維碼2957處,基本實現建筑的可讀、可聽、可看、可游,生動詮釋了“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的城市生活新理念,成為上海都市旅游的千萬級流量入口。(記者 李寶花)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