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株洲市印發《株洲市城市體檢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推動城市更新行動,打通城市體檢到城市更新的良性循環。
《方案》指出,株洲市將以綠色低碳發展為路徑,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把城市體檢作為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的重要抓手,建立“發現問題、整改問題、鞏固提升”的聯動機制,不斷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市。
因地制宜 科學體檢清底數
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株洲市擁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但城市內目前存在的田心片區、331片區、601片區等老工業區在硬件環境上還存在很多短板,市政基礎設施陳舊,片區交通內外擁堵、停車難、公共服務配套不完善等問題都制約了城市功能的提升與完善。
根據《方案》,株洲市將圍繞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8個方面、共90項指標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同時結合城市實際,確定了新能源公交車、街頭書屋、職業教育、公共廁所等10項城市特色指標進行研究,精準查找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短板,建立起城市“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工作制度和“城市體檢-發現問題-整改問題-鞏固提升”的長效機制。
聚焦民生 精準施策補短板
今年4月,株洲市出臺《2022年城市更新行動計劃》,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更新、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及利用、重點片區有機更新等工作列入主要任務。
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質中,目前株洲市已累計申報改造項目810個。其中2019年和2020年共申報改造項目425個,已全部完工;2021年申報改造項目171個,開工率100%,今年年內將全部完工;2022年申報改造項目214個,目前均在實施過程中。去年,株洲市加裝電梯經驗和老舊小區改造經驗分別被作為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第二批、第三批可復制經驗在全國進行推廣。
為回應群眾期盼,2018年,株洲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成為湖南省第一個明確有政府補貼、第一個基本實現加裝電梯“一件事一次辦”、第一個將黨建引領融入加裝電梯工作的城市。2021年,株洲市再次結合民法典及既往工作經驗,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辦法》2.0版,進一步簡化流程、加強監管,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已受理加梯申請1100余臺、完成聯合審查480臺、建成358臺,發放財政補貼2140萬元。
同時,為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顏值,株洲市全力推進重點片區有機更新。其中,田心路、響田大橋拓寬工程已開工建設,田心路計劃于今年8月底完工通車;中車廣場項目、田心中學、九方中學及片區提質改造等項目,力爭在年內啟動建設。同時,片區城市更新還將以配套硬環境建設為基礎,積極對接央企優質資源,共同推進片區產業及配套軟環境的全面升級。
強化考核 夯實責任聚合力
通過編制年度體檢報告、開展社會滿意度調查、強化技術支持等舉措,株洲市找出弱項、厘清癥結,為城市更新規劃提供了理論基礎,為更新項目的落地提供支撐依據。與此同時,還借助數字平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媒體平臺等技術手段和渠道,加強公眾參與,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內容,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加深了社會公眾對城市體檢工作的了解、參與和支持力度。
“城市體檢既是一項長期性、周期性的工作,又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職能部門的通力配合。”株洲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何安國介紹說,將由株洲市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牽頭,以目標為導向,強化督查考核,建立健全調度機制,精準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達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目的。對于重視不夠、進展緩慢、逾期未完成的單位或部門,將及時約談和通報,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株洲市將提高站位、聚焦重點、細化舉措、突出特色,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周期、全覆蓋”的體檢評估,高質量完成城市體檢工作,為申報全國城市更新試點城市提供助力,為培育制造名城、建設幸福株洲貢獻力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