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以前環境差,地面出現凹陷情況,一下雨就積水。改造后和新小區一樣漂亮,大家都很高興。”7月14日,菏澤市開發區東站新村業主告訴記者。每一個改造好的老舊小區,都是居民美好生活的新起點。目前,菏澤市開發區東站新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經接近尾聲,雨污分流地下工程全部完工,施工人員正在對路面進行鋪設。
老舊小區改造與市民生活舒適度、幸福感密切相關。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項目,改變的不僅是面子,更是惠民便民的里子。
今年,菏澤市納入山東省老舊小區改造計劃89個項目、3.1萬戶、321萬平方米,所有涉及改造小區已全部開工,部分項目地下工程已完工。
改造過程中,菏澤市堅持群眾的事情群眾定,按照“一區一策、一區一案”的辦法,優先改造群眾期盼的內容,治理飛線、劃定車位、雨污分流、綠化補種、墻體粉刷美化等應改盡改,進一步完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為解決老舊小區“托管”問題,住建部門積極探索“黨建+平臺+物業”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新模式,指導縣區成立國有平臺物業公司,將“紅色基因、國有基因、基層治理、民生工程”融入物業,解決了老舊小區無人管、財政補貼困難、社區管理的難題。
目前,全市已成立國有平臺物業公司19家,入住老舊小區56個、281.5萬平方米,提供專業化物業服務,環境衛生、綠化養護、秩序維護等明顯好轉,得到廣大業主的支持和贊同,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居住環境改善了,道路通行也更通暢了。平原路(和平路至華英路)是菏澤城區實施的10條斷頭路貫通工程之一,日前已經通車,方便了周邊居民出行,有效緩解長江路交通壓力,打通城市道路循環“堵點”,提升城區整體交通微循環。
圍繞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今年城區實施11條新建道路、10條斷頭路貫通、10條道路提升等項目。加快推進城建重點惠民項目建設,其中11條新建道路完成3條,長江路(西安路至上海路)快速通道工程3月16日正式開工,6月6日實現首根預制墩柱吊裝,完成投資4.3億元,正在進行樁基、承臺施工,其他7條道路正在加快建設。10條斷頭路4條道路實現通車,10條道路提升改造完工4條。
高中考助考、愛心義診、建設高標準兒童活動中心……今年以來,各個居民小區物業積極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每年至少為居民辦2件實事,
住建部門規范提升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積極打造“紅色物業”,全市各個縣區都相應成立物業行業黨組織,符合建立黨支部的住宅小區全部成立小區黨支部。聚焦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啟動全市物業領域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圍繞“物業服務、物業管理、開發建設、屬地管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掃黑除惡”6個方面45類問題開展集中整治。
如今,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不健全,居民停放難、充電難,成為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住建部門起草《市區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指導意見》,通過市創城辦印發實施。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居民參與、智慧運營”的建設模式。作為民生工程,本著讓利于民的原則,在居民能接受的范圍內,約定充電服務費;鼓勵開發企業、物業公司、第三方積極投資建設。5月以來,市區10余個小區,新建了60個車棚、5000平方米,增加充電插頭近300個,緩解了居民停車和充電難題。
同時,為滿足群眾的期盼,菏澤市出臺《菏澤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意見(試行)》,明確了加裝條件、實施主體、實施流程和補貼標準,每部電梯補貼總造價的20%,不超過10萬元。市物價局家屬院待加裝的9部電梯,目前正在鋼結構主體施工,加裝電梯完成后,將有效解決老年人上樓難問題。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