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合肥市城鄉建設局聯合合肥市燃氣集團、市供水集團首次發布《合肥市優化用水用氣營商環境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向社會公布優化用水用氣營商環境的改革措施和成效,進一步提高用水用氣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簡化辦理
推進數據共享無感接水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圍繞全流程優化、壓減申請材料、簡化辦理環節、壓縮辦理時間、共享要件資料等方面推出了多項便民舉措,在省內首推“無感接水”服務。
所謂“無感接水”服務,主要是通過提前介入、全程代辦、告知承諾、并聯推進等綜合措施,在道路配套主供水管網建設前,提前安裝供水設施,實現企業在臨時施工用水及正式用水兩個階段,無須辦理任何報裝手續,僅需配合過戶即可,真正實現企業用戶接水“零資料、零費用、零等待”。
《白皮書》提出,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將按照計劃,在參照先發地區做法的基礎上,在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試點“無感接水”服務,實現前置服務“一步到位”、拿地企業“無感接水”的目標。同時,大力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應用、企業注冊信息等基礎數據共享機制,通過供水供氣報裝系統與工程建設審批平臺、企業開辦平臺數據對接,實現工程建設審批平臺的辦件信息與供水供氣企業實時共享,用戶在辦理用氣用水申請時只需提供企業的基本信息,實現“零資料、零填報”。
針對市民和企業需求,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注重減環節、減耗時,供水新裝辦理環節精簡至“用戶申請、掛表通水”兩個環節,其他必要的服務內容通過前置服務提前解決。供水接入工程中涉及道路破復、綠化遷移等市政手續可采取告知承諾制等形式,實現“零審批”,快速辦理。供水集團的投資界面也會延伸至用戶建筑區劃紅線,用戶不用承擔建筑區劃紅線外發生的任何費用。
延伸服務
用水用氣工程提速降費
根據《白皮書》,合肥市城鄉建設局進一步優化現有工作流程,減環節、減耗時,主動為用戶幫辦代辦民用房屋建筑工程、老舊小區改造燃氣供水外線接入工程中涉及的市政破路、破綠備案,簡化審批手續并由政府承擔相關費用,實現“零跑辦、零審批、零費用”,給予用戶“申請即通氣/通水”的3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結的服務體驗,讓用戶感受到“合肥速度”。
為壓縮受理用戶申請至通水的時間,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明確供水供氣企業可根據獲取的信息提前介入,主動聯系用戶、主動上門勘察,提前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業務辦理模式從“等你來”變為“我上門”,讓數據多跑腿、用戶少操心。同時,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為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報裝成本和申報門檻,針對小型工商項目、大型工業客戶或省市重點招商項目制定多項優惠舉措,在進一步優化報裝流程的基礎上,降低工程建設費用,切實緩解企業負擔。
今后,企業在合肥市辦理營業執照時,可直接在企業開辦平臺申請開通燃氣。合肥市城鄉建設局還將提前指導用氣申報,將新建項目介入時間由施工許可證下發前,提前到建筑施工圖設計前;將續建項目的介入時間由企業開辦后自行申報,提前至企業開辦時提前獲取用氣需求。
為了減輕企業負擔,針對企業申報的非標準制式項目,今后的燃氣工程建筑安裝工程費在依據國家預算定額作出的工程預算價基礎上優惠10%;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申報燃氣項目,免收燃氣工程建筑安裝工程費,實現“免申請、即享受”。同時,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安裝門檻,燃氣工程項目在去年優惠的基礎上再降低,按照用氣量分4000元、5000元、6000元三檔并免費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對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燃氣管網改造,實行“零收費”。
數據賦能
引入“互聯網+”和“云”技術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引入“互聯網+”和“云”技術,打造用水用氣云客服平臺、開通線上“好差評”系統,實現線上業務辦理全覆蓋,用戶通過點手機、動鼠標即可完成業務辦理、服務評價、投訴建議等,真正成為用戶的“智能管家”。
運用在線監測、自動控制、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大力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持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讓調度供應更精準、城市管理更智能、用戶使用更安心,打造智慧燃氣、智慧供水等新模式。
在延伸服務方面,《白皮書》提出,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不斷延伸服務半徑,實現了用水用氣業務進駐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以及“一次申報、全市通辦”;延伸服務時間,通過電子簽章(名)和電子合同的逐步應用,實現業務辦理7×24小時不打烊;延伸服務內容,持續拓展服務內容,打造免費安全檢查、設計咨詢、技術指導、用水分析、智能推送等多項增值服務;延伸服務維度,推行“項目經理責任制”,為用戶提供全過程、便利化服務,打造服務閉環。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布的《白皮書》總結提煉了合肥市用水用氣行業“放管服”改革的具體成效,總結了供水供氣企業的創新做法,讓服務更貼心、更暖心,持續提高用戶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