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中,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有未來。讓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僅可以保持城市的活力,更能讓城市具有持久發展的動力。日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發布了《青島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到規劃期末,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數量達到21萬套(間),占城鎮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30%以上,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在“十四五”期間,全市還將建立健全具有青島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賃住房制度,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和市場機制作用,積極構建籌集渠道多樣、參與主體多元、市場管理規范、監管服務到位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籌集和供應體系。
“保障性租賃住房”成住房供應的重要發力點
近年來,“保障性租賃住房”成為外界熱議的高頻詞,其是我國新形勢下住房制度改革的又一新探索,也是建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的必然要求。在各級政策加持下,保障性租賃住房正成為“十四五”期間各地住房供應的重要發力點。
面向“十四五”,青島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是由現階段實際所決定。2020年末,青島流動人口達到286.69萬人,比2015年增長81.73萬人,年均增長率6.94%。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新增城鎮人口還會持續增加。此外,根據抽樣調查,未來以新就業大學生為主的新市民、青年人將逐漸成為新增住房租賃需求的主體,對單間及一、二居室小戶型需求十分旺盛。據悉,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面向本市無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的外來務工、新就業人員供應,套型面積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賃價格按照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的90%確定。
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中還提到,要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面向城鎮戶籍家庭供應的公租房,繼續作為公租房管理;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供應的租賃型人才住房、享受政府優惠政策且符合“小戶型、低租金”的市場租賃住房等,歸類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面向有一定經濟能力又買不起商品住房的群體銷售的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產權型人才住房和共有產權商品住房,歸類為共有產權住房。
完善多樣化多渠道房源供應體系
據悉,到規劃期末,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數量達到21萬套(間),為此,征求意見稿中對每一年的年度目標進行了細化。比如,2022年,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管理機制,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分配、運營等配套政策。全市建設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5萬套(間)。2023年,穩步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實現保障性租賃住房統一納入全市住房租賃服務信息監管系統管理。
數量巨大的房源該如何籌集?征求意見稿提到,完善多樣化多渠道房源供應體系。結合青島市土地供應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存量用房、存量用地潛力,通過新建、改建、改造、購買等方式,多渠道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具體來看,可通過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閑置住房和非居住存量房屋等進行建設。
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還要支持專業化規模化的市場供應主體。鼓勵國有平臺公司以及國有企業投資、建設、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相關國有企業拓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業務或轉型為住房租賃企業,提高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管理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此外,支持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通過政策支持幫助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促進企業實施規模化租賃服務、擴大市場占有率,逐步引導企業形成可持續的商業運作模式,培育壯大一批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
在實施保障措施方面,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可享受多重優惠政策,包括落實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建立多部門聯合審查機制、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民用水電價格優惠政策、增強金融政策支持、落實租購同權等。其中,租購同權是大眾普遍關注的方面。征求意見稿中提到,要積極完善“租售同權”導向下的公共服務政策,依法辦理房屋租賃合同備案的租房者,具備平等享受青島市常住戶口家庭基本公共權益的權利。租房者可憑《青島市房屋租賃合同備案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申請享受租房落戶、公積金提取、子女就近入學、就業保障、基本醫療及公共衛生等便民服務。(王冰潔)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