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處堅持“最高標準、最嚴要求”的工作機制,聚焦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環衛設施、提升城市品味、改善樓道環境、扮靚城市顏值。
聚焦“細”的標準,環衛設施更完善
今年來按照垃圾分類國家標準規范標識、統一顏色,完成城區范圍內垃圾分類桶破舊更新1103個,增置可回收物垃圾桶110個,目標完成率100%。將主次干道安裝新式果皮箱和在背街小巷涂裝改色舊式果皮箱相結合的方式,采用統一樣式、統一材質、統一標識、統一顏色,箱體外印有“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及“滅煙處”等標識,升級改造果皮箱616個,已超額完成宜昌市考核任務。同時加強日常運維保養,每天組織作業人員對各果皮箱及垃圾分類投放點進行全面擦拭沖洗,確保數量充足、功能完好、外觀潔凈,積極引導市民正確分類、文明投放生活垃圾。
為全面提升公廁管理水平和保潔質量,環衛處堅持“三分建設、七分管理”的原則,在原計劃新改建2座公廁建設目標的基礎上又新增了2座,目前4座公廁均已建成并對外開放。一方面實施“即臟即掃”的保潔方式,嚴格落實“一廁建一卡”“一人管一廁”的管理機制,有效落實清洗、除塵、擦拭、消毒等作業流程,防止異味、蚊蠅等現象。同時,環衛處質量考核中心巡查人員每天堅持對管轄范圍內的公廁進行督導檢查,并督促公廁管理人員加強日常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安排、早處理,通過日檢、月評等方式定期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強化管理標準,提升服務質量,優化市民如廁體驗。
緊盯“實”的舉措,城市品位更優化
為不斷提升城市品位,營造干凈整潔、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夷陵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處在強化日常作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作業模式,不斷向精細化、長效化推進,實現作業人員與作業區域、作業時段的無縫銜接,利用夜間車流小、人流少的有利條件,對主干道、沿街商鋪、夜市商圈等重要路段,實行夜間延時清掃保潔、垃圾清運、機械洗掃等工作,加大清掃、灑水、清運頻次,有效緩解次日清晨的工作量,實現文明作業不擾民、晝夜聯動無斷檔、城區保潔無死角。
堅持“嚴”的標準,樓道環境更潔凈
采取“逐層巡、敲門問”的方式進行摸排,持續開展“搬家式”環境衛生大清理,嚴格對標對表“掃干凈、擺整齊、保暢通”,形成互聯互動、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對轄區內各社區的居民樓進行逐樓、逐層的清除疏通,肩背、手扛地清理、搬運、裝車,不讓樓道雜物成為消防安全的“絆腳石”。為堅決杜絕出現“清完又堆、堆滿再清”的情況發生,切實形成清理整治的長效機制,確保樓道環境衛生能夠“長治常新”。近期累計出動70人次、32車次,對東湖社區、港虹社區、望江社區、平湖社區、云盤社區、朝陽社區、興安社區、姜家灣村、丁家壩社區、馮家灣社區的樓道雜物進行集中清理,共清理雜物約37.4噸。
明確“緊”的基調,城市顏值更凸顯
進入汛期后暴雨原因造成城區環境衛生污染嚴重,為及時恢復城區環境衛生面貌,環衛處按照防汛應急預案的工作要求,組織作業人員第一時間奔赴街頭崗位,人員、機械輪番上陣開展排水清淤工作,確保轄區道路整潔、暢通,為市民安全出行保駕護航,讓城市恢復“顏值”。
接下來,夷陵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處將持續以精細管理、規范管理、長效管理的工作機制,緊盯測評目標,全面對照、全面提升,做實、做深、做細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各項工作,確保短板補齊、長板更長,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