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火炬高新區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正式出臺。這是一份含金量頗高、“干貨”頗多的政策文件。文件共有八章三十五條,不少政策條款都有實質性突破。通過多個政策合而為一,有望在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做大做強、智能制造、產融結合、引才育才等方面釋放可觀的政策紅利,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據悉,《措施》的所有政策將采取線上受理的形式,其中,半數免企業申報,切實提升企業和人才的獲得感。
【構筑創新高地】
企業研發補貼
最高增至300萬元
《措施》進一步完善創新支持和激勵保障機制,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尤其在支持企業研發投入、高水平孵化載體建設、高質量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力度大、舉措實。
聚焦創新型科技企業發展,《措施》強調著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火炬瞪羚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優化梯度培育體系。其中,提高對規模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扶持力度,對首次認定者給予35萬元獎勵,重新認定者給予25萬元獎勵。
為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措施》提出,將研發費用扶持比例由5%提高至7%,最高補貼額度由150萬元增至200萬元。同時,對“火炬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庫的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火炬瞪羚企業”,扶持比例提高至10%,最高補貼額度增至300萬元。
在高水平孵化載體建設方面,《措施》提出,打造“專業、兩岸、金磚”特色,對認定的火炬“兩岸/金磚/專業”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強調培育成果的質量,引導創業孵化平臺引進和孵化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
同時,《措施》支持各級各類高質量創新平臺建設。對獲批各級“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最高可給予300萬元補貼;對獲評“火炬創新研究院”的,最高可給予800萬元補貼。
【促進提質增效】
一批企業將享受免費智能制造診斷服務
如何強化要素保障?如何激發企業增長潛力?與以往政策相比,《措施》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和推動企業智能制造方面推出新舉措。
《措施》提出,持續實施火炬高新區技術改造補助政策,按照市區兩級設備補助10%的力度,支持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高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水平,不斷增強企業的行業競爭力。
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大亮點是,火炬高新區將增加增信資金2000萬元,開展“火炬信易貸”業務,通過授信模型為園區企業精準畫像,幫助企業在預授信額度的基礎上,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并持續發揮火炬金融服務平臺作用,繼續用好“稅易貸”“廠易貸”等金融服務產品。同時,火炬高新區鼓勵企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加快推進綠色節能助力產業發展。
智能制造已成為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措施》提出,今年起,火炬高新區將開展智能制造評估診斷專項工作,選取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尤其是市場前景廣闊且生產場地緊張的企業),招標一家高水平的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商,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園區企業免費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和實施路徑。
此外,火炬高新區將對年度工業產值較前三年最高產值的增量超過1000萬元以上(含),且較前三年最高產值增長超1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實際增量部分的2‰給予企業獎勵,單家企業獎勵不超500萬元。對年度產值首次達到規模以上標準并納入國家統計聯網直報平臺統計的工業企業,則給予獎勵10萬元;對持續納統滿3年的,再給予獎勵15萬元。
【厚植人才沃土】
對新引進的工作滿一年的博士一次性補貼8萬元
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措施》緊扣企業引才育才需求,聚焦提高企業人才質量提出相應舉措。
“為了加大全日制博士和理工科碩士引進力度,激發產業創新活力。《措施》對2021年7月1日起新引進碩博士人才,按獲得廈門市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給予1:1一次性配套補貼。”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有關人士介紹,這意味著到火炬高新區就業滿一年的博士,可一次性獲得8萬元補貼,理工科碩士可一次性獲得5萬元補貼。
火炬高新區還將著力推進基礎人才招聘,鼓勵企業提前進入高校遴選人才。通過持續推進共建式備案制就業實習基地,推動校企常態化對接交流,鼓勵高校批量“打包”、企業批量“收包”,以滿足學生實習實踐需求。學生到火炬高新區實習,最高可獲得1000元/月的一次性交通補貼和最高3000元/月、最長6個月的實習實踐補貼,企業每年補貼最高享20萬元。
企業赴外地開展校園招聘,也可獲得差旅補貼。《措施》提出,鼓勵企業參與火炬高新區組織的赴外地校園招聘活動,并給予應邀參加的用人單位不超過2人、每人50%的差旅補貼。此舉意在提升線下引才服務品質,降低企業校園引才成本。
《措施》還提出,支持企業與國內高校通過校企聯合培養項目,培養高端研發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對于校企聯合培養全日制研究生、“雙一流”本科生的企業,給予最高10000元一次性人才培養補貼。“我們將著力推進校企協同育才,以深化校企合作為抓手、以校企聯合培養方式為創新著力點,促進高校教育鏈、人才鏈與園區產業鏈、創新鏈貫通融合。”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有關人士說。(本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管軒 劉清)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