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閑置廢棄的老廠房變身網紅打卡地,探索產業新業態、商業新模式和賦能新文旅、新消費,使工業遺產變身文化資產,折射出樊城區城市更新的亮點,更折射出城市管理和發展的理念之變。
3月23日,在位于漢江路的“建設漢江”文化創意園,昔日老廠房已逐漸變身為網紅新地標。初具規模的創意園地標性建筑,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
城市更新,氣象萬千。氣味博物館、潮玩集合店、非遺手作、高定服飾、創意咖啡館……“建設漢江”文化創意園聚集了大量網紅業態,已有70多家商戶入駐。產業園滿園后,可容納130多家配套服務商家及雙創企業入駐,吸納創業及就業人口1000人以上,年經濟效益可達5億元。
“建設漢江”文化創意園將舊廠房進行改造,通過廠區改造及業態重組,擴大園區規模,完善功能布局,構筑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教育培訓、創意設計、文化藝術產業鏈。該文化創意園總經理劉翀云介紹,園區通過引進“年輕化、有底蘊”的藝術文化類商家,打造專屬于襄陽的藝術IP,積極打造城市文化藝術交流集中地。同時,園區以純白考究的建筑為殼,以雙創產業為本,推動城市更新,實現文化鮮活,成為市民的共享文化空間。
拉升城市能級,促進城鄉融合,塑造高品質現代都市新形象。近年來,樊城區堅定不移推動城市功能再造、形象更新、管理升級,依托歷史文化底蘊,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培育”的方式,加大文化街區長廊、老廠房遺址留存、城市書房建設,推動城市功能建設與地域文化融合,打造了一批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微型精品園區,如“建設漢江”文化創意園、銀河運動公園、銀河文化產業園、湖北易麟孵化器有限公司等為入駐企業和商戶提供生產、交易、居住、娛樂等一系列服務的多功能園區,形成創新創業、投資管理、孵化等活動的重要基地。這些文創園在城市發展中承擔新作用,締造城市新記憶,豐富城市內涵,彰顯城市特色。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紛紛涌現,發展勢頭迅猛,數量不斷增加。”樊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劉華玲介紹,僅樊城區就有大小文化創意產業園10多個,這些文創園以文化產業示范區為牽引,以各區域特色文化產業集聚為支撐,推動我市文旅產業快速發展。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