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里是裸露的地面,雜草叢生,蚊子老鼠到處都是。我們進來搞衛生,除荒草,都要蒙著臉,穿著運動鞋。”赤坎區寸金街道西苑社區書記李嬋說。如今,這個無人靠近的地方一躍演變成社區的公共文化廣場、居民家門口的“運動場”。
“小區環境干凈整潔,電動車樓下就有位置充電,而且在家門口就能運動,打乒乓球,這小區改造太走心了!”安居大廈居民說道。
走進西苑社區,一幅暖心的畫面呈現在眼前,社區居民在切磋乒乓球技藝,黃發垂髫相互逗趣??油萋访驿伾蠉湫碌臑r青,停車位規劃整齊有序,解決了居民停車難的問題。破損墻面換了新顏,成為展示二十四孝傳統文化的窗口。
這是赤坎區因地制宜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生動縮影。為打造美觀又舒適的城區人居環境,去年以來,赤坎區堅持一小區一方案一特色進行針對性改造,推進中心城區強芯提質,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金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將居民意愿充分貫穿改造全過程,精準解決道路平整硬化、墻面美化、三線整治、排水排污、劃定車位、配置充電樁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民生實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據悉,在2021年,赤坎區投入資金2.37億元,動工改造71個老舊小區,數量占全市六成,惠及居民1.19萬戶、1493棟樓。西苑社區、南方社區、前進社區、中華社區等8個項目完成改造。
地處赤坎老城區的中華街道轄區內的小區多數建于20世紀末,具有老舊小區諸多通?。郝访婵涌油萃?,墻面發霉墻體脫落,衛生死角多……針對社區老毛病,中華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社區反饋、電話訴求等多渠道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確保老舊小區改造更實用、更接地氣。老房屋墻體換上淺黃色的衣裳,衛生死角被清理干凈,添置花草小景,花香盈路,而墻上,中華社區工作者根據社區景觀、工作事跡創作墻繪,小區門口,一幅“樂聽瑯瑯書聲傳老巷,喜看蕭蕭荔園換新顏”的畫卷徐徐展開。
在寸金街道大德路129號小區,50歲的老樓也換上了新衣,長滿雜草的高地被改造成停車棚,閑置空地被改造成運動休閑廣場。街道兩邊的墻面褪去斑駁臟亂的形象,粉飾上弘揚體育文化、鄰里文化的墻繪,于潤物細無聲中營造良好社區氛圍。
目前,赤坎區按照“區統籌、街道實施、社區協同、居民參與”模式,著力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升級。2022年,赤坎區將繼續投入4.19億元實施25個小區項目,惠及居民1.11萬戶、534棟樓。隨著多種多樣文化元素的注入,一個個在時代變遷中逐漸失去光彩的老舊小區,又重新煥發出各具特色的勃勃生機。小區的記憶和鄉愁留下了,情懷和溫度增加了,改造后的小區搖身變為“網紅打卡地”“文化遺址小區”。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順民心、解民憂、惠民生的德政工程。赤坎區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加快建設幸福“宜居”新赤坎,讓居民真切感受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巨變,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