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城鎮建設> 正文

四川省成都市以繡花功夫提升社區“顏值”

2022-07-13 09:41:21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徐雨晨

  黨建凝聚“向心力”、改造提升“保障力”、立足現狀“挖潛力”、靈活籌資“添助力”……成都市堅持以民生需求為主導,以城市體檢為基礎,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繡花功夫”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黨建凝聚合力 推動社區自治

  融合“四有一化”,夯實自治基礎。注重“先自治后整治”,出臺《全市老舊小區(院落)黨建“四有一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老舊小區(院落)有黨組織引領、有黨員示范帶動、有黨群服務陣地保障、有黨建經費支撐、黨建引領機制制度化。將老舊小區改造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實現2021年改造的329個老舊小區自治組織全覆蓋、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在改造中利用小區及周邊資源建立黨群服務站236個,對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一次性給予5萬元補助。建立老舊小區黨建專項保障資金,確保每個小區黨組織每年工作經費不低于1000元,推動基層事務“有章循、有人管、有處議、有錢辦”。如成華區下澗漕社區中車生活小區,在改造中整合駐社區單位黨建資源,社區黨委下設黨支部7個、企業下設黨支部17個,通過組織聯建、活動聯辦、示范聯評,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引領帶頭及組織宣傳作用,實現黨建引領、政企共治、居民自治,解決老舊小區自我管理維護、長效可持續等問題,成為大型國企生活小區改造典范。

  搭建議事平臺,提升自治能力。搭建居民、社區、產權單位及物業服務機構等多方參與的議事平臺,完善小區民主協商制度。堅持把自治作為整治的基礎,把組建院落自治小組作為改造的要件,有效引導群眾參與老舊小區設計、施工、管理的全過程,實現從“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轉變。

  健全長效機制,維護改造成效。建立改造項目比選機制,推動居民改造意愿強、維修資金歸集率高的老舊小區優先納入改造,實現納入改造的老舊小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機制建立率達100%,為小區改造后自我維護奠定基礎。大力推進物業管理全覆蓋,積極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進一步提升老舊小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水平,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如金牛區撫琴西南街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以“公益+市場”為導向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探索引入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吸引社會企業對公共空間開展專業運營管理,成立社區公益基金,實現社區商業形態和治理形態雙提升。

  創新改造內容 保障居民安全

  創新“安全類”改造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聚焦老舊小區水電氣管網老化、房屋及配套設施陳舊等現實問題,研究制定了《成都市城鎮老舊院落改造“十四五”實施方案》,在國家和省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分類基礎上,創新單列“安全類”改造,包括燃氣、供電、排水(雨污分流)、消防、安防及房屋結構等安全隱患的全面排查整治,按照“保安全、重基礎、強完善、促提升”的原則統籌推進。

  “先體檢后改造”消除安全隱患。充分結合城市體檢工作,引入老舊小區體檢理念,將安全隱患排查作為必檢必改任務,按照實施體檢、診斷隱患、改造治療、驗收評估的工作流程,精準發力全面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保障老舊小區居民生活安全。2021年,329個老舊小區全部實施燃氣、電力、自來水戶表和雨污分流等專項改造,改造后均由水電氣等專業經營單位負責公共區域相關專營設施設備維護管理。

  安全性、兜底性改造工作優先靠前。出臺《成都市老舊小區安全性、兜底性改造任務實施計劃》,按照應改盡改、先急后緩原則,通過摸底調查,明確202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現有462個老舊小區安全性、兜底性改造項目的工作目標。建立老舊小區安全性、兜底性項目動態排查機制,及時發現、動態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工作實施臺賬,掛圖作戰、逐一銷賬,截至2021年年底已順利完成260個小區安全性、兜底性改造年度目標任務。

  實施連片更新 激活社區活力

  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劃分改造單元。組織各區(市)縣以片區為單位,從區域基礎設施、道路交通、景觀綠化、公共服務、商業服務等方面進行評估,科學劃分重點改造單元36個、一般改造單元192個,為“十四五”期間改造工作提出科學指引。

  完善配套政策,合理利用閑置空間。成都市先后出臺《成都市“中優”區域城市剩余空間更新規劃設計導則》等政策,對院落空間、院外空間、存量房屋提出分類利用政策,簡化相關經營證照辦理程序。

  創新成片統籌,實現資源整合共享。樹立規模成片、資源共享的理念,統籌區域毗鄰老舊小區和城市更新項目,連片規劃分類實施,通過整合片區更新項目、盤活存量資源、增設經營性服務設施、購買第三方服務等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改造。以片區為服務半徑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加快構建老舊小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補齊社區功能,滿足居民需要,實現老舊小區及周邊居住條件和公共服務能力同步提升;2021年統籌配置提升養老服務中心26個、養老助餐食堂11個、老年休閑活動室123個。

  建立共擔機制 保障資金需求

  依托上級資金,撬動地方財政資金投入。鼓勵區(市)縣積極爭取中央、省級政策補助資金,以上級政策資金為引導,推動地方財政加強配套資金保障。2021年度納入中央改造計劃老舊小區329個、3.35萬戶,獲中央、省級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補助資金6619萬元,帶動全成都市實施改造老舊小區446個、4.89萬戶,市、區兩級財政配套資金約7.8億元。

  加強資金保障,推動市級財政補助提檔升級。根據成都市老舊小區量大面廣、應改項目較多的實際,優化市級財政補助政策,將原來只針對“五城區”市級財政補助政策擴大到全市,將補助標準從平均每個小區20萬元優化至“五城區”平均每戶5000元,其他區(市)縣平均每戶2000元。

  建立共擔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居民出資。出臺政策明確水電氣信等專業經營單位出資標準和工作責任,共同助力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出臺《成都市老舊小區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建立引導老舊小區居民出資參與小區后期維護管理工作機制。利用資源整合運營等方式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出資參與改造。2021年成都市共籌集社會力量和居民出資約1.17億元,其中專業經營單位出資約4670萬元、居民出資約2400萬元、社會企業出資約4600萬元。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