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西部城區,每天,都有一群人堅守在大街小巷。他們迎著晨光,為城市清理衛生;他們頭頂烈日,將城市家具“煥新”;他們披星戴月,只為群眾享有整潔人居環境……他們通過日復一日的勞作,踐行繡花精神,扮靚西城高顏值,他們就是槐蔭城管人。
讓環境越來越美,讓城市越來越好,讓市民得到更多幸福感獲得感,一直是槐蔭區城管局孜孜不倦的工作追求。記者了解到,今年,槐蔭城管持續大力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做到城市“顏值”“品質”雙提升,確保城市環境“日清日新、潔凈有序”,濟南西城進一步展現“高顏值”。
走在前,開新局。槐蔭區城管局局長尹強表示,今年以來,在市城管局指導下,槐蔭區城管局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面貌提升,深入開展四大行動,助力濟南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以優美的城市環境為建設高品質“齊魯門戶、醫養之都”貢獻城管力量。“我們將持續努力走在前,落實各項舉措,實現高質量發展,讓槐蔭城市形象更加精彩、城市管理更有溫度、城市發展更具魅力。”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
深入開展“四大行動”促提升,推進“廁所革命”
作為濟南創建文明典范城市的生力軍,為助力“提升城市軟實力,創建文明典范城”,今年,槐蔭區城管局始終踐行走在前,以創城為總抓手,深入開展城市環境提升、市容秩序提升、城市品質提升、服務水平提升四大行動,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以“拉網式”摸排整改,力爭轄區環境衛生、市容秩序“零失分”,促進環境品質高質量提升。
據了解,槐蔭城管加速推進市容市貌各項問題清零,針對城市治理相關難點,緊扣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全覆蓋解決背街小巷、商業街區、醫院、交通場站等重點場所區域垃圾死角等創城難題。今年,先后清理非法小廣告及亂貼亂畫4.4萬余處,取締流動商販2600余人次,設置應季西瓜臨時經營便民疏導點70處,“門前五包”臨街單位建檔9900余戶,以扎實務實的行動,爭當創城“排頭兵”“領頭羊”。今年以來,開通“音樂專線”“公交專線”,全力打造144個垃圾分類模范小區、單位、村莊,打好“垃圾分類攻堅戰”,保持“四分類”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位于全市前列。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在讓市民更“方便”這件事上,槐蔭城管同樣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走進建寧路公廁,外面標識牌上寫著“提升公廁品質,服務百姓生活,彰顯城市溫度”,細致入微的公廁管理服務讓市民享受好心情。
今年以來,槐蔭城管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加強自管公廁管理提升,做到保潔精細化、服務便民化。為滿足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如廁需求,目前全區155處公廁已設置了扶手、坐便器、無障礙通道或緣石坡道等無障礙設施。槐蔭城管還探索出一套務實高效的“公共衛生間建設五化工作法”和“十步保潔管理法”,切實提升公廁精細化管護品質,為市民提供更加潔凈安全的如廁環境。此外,槐蔭區公廁改造與“城管驛站”有序結合,全區直管公廁均配置洗手間、烘手機等便民服務設施,同時全區首批10處“城管驛站”已全部投入使用。
環境面貌更加靚麗
強化保潔城市道路“路見本色”,打造美麗西城
“瀑布”從花桶中噴涌而出,呈現出浪花泉涌的美妙意境……在二環西路與日照路交叉口,槐蔭城管打造的花海瀑布景觀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扮靚著城市一角的美麗場景,也讓市民心中升騰起小小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從路邊一角,到整個道路環境,都靚麗多姿、整潔有序,這是槐蔭城管每天的工作追求和完成的目標。如今,走在槐蔭區的馬路上,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商業街區,環境面貌變得更加靚麗,讓人怡然舒心。
今年,槐蔭城管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不斷創新突破,完善落實城市家具精細化保潔作業標準化流程和機械保潔一體化作業標準化流程,實現了道路精細化保潔由平面向立面延伸,全面提升了城市凈化、美化水平。強力推進26公里隔離護欄、4.56萬平方米標線、4500余個標志牌和30余種城市家具的一體化保潔,分路段、錯時段、避高峰,科學組織人員和機掃沖洗車輛,對城區主次干道路面進行全面清洗,安排小型沖洗設備就便道等區域進行細致沖洗,消除視覺污染,確保轄區119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路見本色,用“一體式、全覆蓋、精細化”保潔新模式持續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西城。
城管新格局持續構建
“門前五包”上墻率100%,“柔性執法”傾情為民
城市管理千頭萬緒,只有注重治理效能才能實現良性循環,才能真正做好為人民管理好城市。為進一步打造靚麗環境,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構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槐蔭區城管局積極發揮“門前五包”工作機制優勢,動員沿街單位、商鋪自覺維護街面衛生、市容秩序。在興福街道轄區,共有臨街單位商戶1360家,“門前五包”協議書簽訂率和公示牌上墻率全部達到100%。街道深入完善街道城管委各部門聯合督導工作機制,不斷提升轄區商戶共同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槐蔭區城管局規范管理“門前五包”工作臺賬,細化臺賬分類,準時補充更新;結合街道城管委聯合檢查工作機制,采取多種檢查方式,做到管理全面、管理有效。同時,充分發揮社會志愿服務力量,對沿街商戶宣傳發動,使得“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加強區街聯動,推進“網格+路長”機制創新,推動“門前五包”與“1+1+N”路長制工作體系相融合,加大重點區域、易反彈點位的巡查和盯守力度,對店外經營、占道經營等嚴格治理。
城市管理新格局,需全心服務,也離不開執法。槐蔭城管堅持“721”工作法,即通過服務解決70%的問題,通過管理解決20%的問題,通過執法解決10%的問題。為讓服務管理的關口前移,減少末端執法,槐蔭城管用“溫情執法”和“柔性執法”詮釋“真心為民辦實事”,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路巡查時,每當遇到亂擺亂放、店外經營和占道經營等違章行為,槐蔭城管道德街執法中隊中隊長曹梅總會不厭其煩地向執法相對人宣傳法律法規,使其自覺自愿糾正行為,使得違章行為明顯減少。“我們堅持以情動人,引導老百姓共同參與城市管理,他們從一開始的不配合,到如今見到我們主動打招呼、拉家常,說明我們的執法工作真正走進了百姓心坎里。”曹梅說。
城市治理效能提升,城管新格局持續構建,槐蔭城管以柔情和溫情,踐行執法為民初心,讓難題逐漸得到破解,實現了城市運行的良性循環。
城市品質持續提升
以創城為抓手,下足“繡花功夫”扮靚城市西大門
推進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促進城市品質持續提升,槐蔭城管一直在路上。今年以來,槐蔭城管下足“繡花”功夫,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舉措高效推進各項工作,當好城市“大管家”、市民“好家政”,持續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轄區市容展現高顏值。
眼下,槐蔭城管以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和城區面貌提升行動為抓手,繼續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狠抓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品質提升,不斷擦亮濟南西大門的城市名片,擦亮槐蔭城管名片、打造槐蔭城管品牌,推進城市治理效能和城市品質持續提升。
下一步,槐蔭區城管局著眼“門前五包”“路長制”等治理機制,將通過圓桌對話、城管開放日、商量工作室等載體和途徑,動員更多市民群眾、社會各界參與到城市面貌提升工作中來,助力槐蔭城市面貌實現進一步提升。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