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樓體外墻粉刷了,還增加了外墻保溫,路面也重新進行了鋪設。現在路平了,心里更亮堂了,感覺好像又住了一回新房。”家住中心小區的居民李先生說。
建立機制多方發力
建設宜居整潔、安全綠色、設施完善、服務便民、和諧共享的美好小區,讓群眾滿意,是老舊小區改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了更好地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河南省濮陽市全面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體系,成立了老舊小區改造辦公室,出臺相關文件,完善政策體系,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
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過程中,濮陽市堅持問題導向,每月一調度,建立工作臺賬,采取部門聯動、定期督導、周通報、臺賬銷號等工作措施,以保證項目有序實施。同時,將老舊小區改造及管理權限全部下放至縣區政府(管委會),明確各單位職責,由市、縣(區)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形成了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
傾聽民聲集思廣益
老舊小區改造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一項綜合、細致、復雜的系統工程。小區到底怎么改,還得群眾說了算。
在老舊小區改造具體實施中,濮陽市堅持自下而上民主決策,著眼統籌推進老舊小區設施改建配套、提升人居環境、改善居民服務、規范社區管理,合理確定改造項目和內容,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堅持“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理念,確保改造一個、成功一個,一攬子解決問題,讓居民滿意。
“改造之初,一些居民不理解,有抵觸情緒,這給我們改造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需要鋪設雨污分流管道,很多老舊小區必須開挖路面,在路面被破開后到管道鋪設完畢的這段時間里,小區居民出行的確不方便,很多居民對此頗為不滿。
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工作人員多次對居民進行耐心解釋、勸導,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改造時間,全力推進改造工作進度,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隨著改造工作相繼完成,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改造帶來的喜人變化,對改造工作的積極性也有了提高,改造工作推進更為順利。“雖然施工期間給我們的生活和出行帶來了不便,但畢竟都是暫時的。相信小區改造結束后,我們的居住環境會更好。”小區居民劉女士說。
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更好地營造參與氛圍,讓居民全方位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規劃、施工、監督及效果評價,項目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在小區內設立項目信息公示公告牌,將項目內容、資金安排、規劃設計、施工組織等事項向居民公開。“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讓居民說了算,把“要我改”變為了“我要改”,充分激發居民支持改造、參與改造的熱情。
按需改造全面提升
像中心小區這樣看著難受、住著堵心的老舊小區,在征求居民的意見建議后,在考慮居民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多方面的改造施工。
“之前這里環境太差,每次都是匆匆地回家,到家后沒事根本不愿意下樓。如果不是為了孩子上學方便,我們早就搬家了。現在不同了,有時間就可以在小區里陪孩子玩耍、健健身,挺愜意。”小區居民孫先生說。
現在,走進改造后的中心小區,顏色統一的居民樓、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簡約實用的健身器材,無不讓人眼前一亮。原來破爛不堪、坑坑洼洼的小區道路全部翻新硬化,斑駁的樓房墻體如今貼上了保溫層并粉刷一新……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也吸引著居民下樓放松、活動,小區更有“人氣”。
受建設時間的影響,謝東小區配套設施缺失、排污管道不暢等問題日益突出。“小區里道路破損嚴重,雨污管網混接,每當管道出現堵塞,小區內的空氣十分難聞。”居民張女士說。
在居民的熱切期盼下,謝東小區開始改造施工,包括鋪設雨污分流管網、道路路面鋪裝、小區綠化提升、健身廣場升級、住宅樓外墻保溫、外立面涂料粉刷等。除此之外,小區還新建了休閑廣場,配備路燈及健身器材,小區勝似花園。
相關負責人表示,濮陽市堅持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徹底整治,把線纜入地、雨污分流等作為必改內容,地上地下同步改造。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除了高質量完成小區硬件改造,濮陽市還建立齊抓共管長效機制,把老舊小區改造同加強物業管理、強化社區治理、發展社區經濟等方面結合起來,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如今,以中心小區、謝東小區為代表的老舊小區,污水管道不再經常堵塞,樓體被新型涂料覆蓋,原本雜亂無章的電線被有序歸攏、收納并入地,明亮的路燈照耀著居民回家的路,樓道內也變得干凈整潔了許多。面對嶄新的小區環境,小區居民贊不絕口。
據了解,今年,濮陽市申請實施138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419棟樓、10055戶居民。隨著改造工作的不斷推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一個個老舊小區正在“涅槃重生”。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