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在公眾參與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中,將垃圾分類公眾參與作為社會教育治理的典型課題加以實踐。“垃圾去哪兒了”公益環保考察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小寶貝 大行動”校園教育典型案例獲得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溝通宣傳大獎,紡織廢棄物創意回收利用榮獲國際固體廢棄物溝通宣傳大獎第一名。
據介紹,寧波注重整體社會氛圍營造,打造垃圾分類新時尚理念,寧波是國內唯一一個專門設計垃圾分類logo的城市,并有相應的小蟻哥卡通形象,這兩個元素也充分融合進寧波二十多部宣傳片、宣傳海報、指導手冊中,并充分運用公交站亭、軌道交通、電臺、電視臺、新媒體等各類宣傳媒介,營造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打造垃圾分類始終如一的曝光度和熱度,將垃圾分類打造成時尚。此外,正式出版覆蓋幼兒、小學、初高中、大學、居民全年齡段教材,共計印刷上百萬冊免費發放給各個學校、市民。
同時,寧波開展全民培訓,通過組建市、區、街道、社區、小區五級講師團隊伍,深入社會各個群體、組織、部門開展垃圾分類的教育培訓工作,通過優質的視頻、課件、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市民了解垃圾分類、為什么要實施垃圾分類以及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市、區、街道、社區四個層級宣傳培訓年均開展各類培訓4000多場、宣傳活動3000多場,年均覆蓋人群40余萬。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還聯合開放大學(原電大)共同成立寧波垃圾分類學院,通過更加專業的團隊和師資,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提升培訓效果。在“寧波垃圾分類”微信公眾號開發線上考試平臺,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實現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全覆蓋、社區書記全覆蓋、農業農村工作人員全覆蓋。今年,和市教育局合作,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教師培訓范疇,預計將覆蓋百余萬教師。
近年來,寧波開展形式各樣的宣傳活動,激發市民參與度,已經形成了“垃圾去哪兒了”公益環保考察、“阿拉”來分類、“有害換有愛”每月21日有害垃圾收集日、“小寶貝 大行動”校園垃圾分類、“發現舊物之美”、“循環集市”等持續性的宣傳品牌,并于2019年將每年的12月21日確定為寧波垃圾分類“全民行動日”,通過全民行動、全域覆蓋、全民受益來激發市民的參與度。整合社會資源,打造全民分類的參與感,還成立了寧波垃圾分類公益基金,募集資金約500萬元,用于支持寧波垃圾分類更深入的宣傳教育。
為了提升市容環境衛生質量,北侖區通過“督查+整改”“線上+線下”“責任+協作”等方法,有效管控建筑垃圾源頭、運輸、處置各個環節,有力地促進了建筑垃圾清運市場有序運行。北侖區全面啟動小區“兩點一房”(即投放點、歸集點、垃圾房)規范化提升改造工作,全區760個點位在按照標準嚴格規范管理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文化提升外觀設計,開啟功能和顏值的改造提升工程。經過整體規劃和設計優化,北侖區白峰街道對轄區兩個社區的5個投放點位進行了統一提升。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