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市開展城鄉環境秩序整治提升七大專項行動,推動“薄弱短板定點清除”,強化“點位吹哨、街道統籌、部門報到”三級聯動責任機制和“點線面”問題整治閉環機制,縱深推進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在寧波北侖區小港街道,石龍線沿線綠化較多,垃圾較為隱蔽,清理工作無法通過機械操作,只能人工清理。據小港環境衛生管理站站長王波軍介紹,截至9月下旬,已完成道路兩側沿線4公里的清理工作,運出垃圾約20噸,陳年垃圾清理完畢后,園林部門將及時補種,恢復原有綠化守護文明城市成果。
黨建引領、商圈聯盟、志愿服務三向運行,文明創建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柴橋街道蘆北社區80多名志愿者拿起掃把、鏟子等清潔工具,逐一對轄區的街巷路面進行全面衛生清理整治,清掃處理地面煙頭、紙屑等各種垃圾,清理道路周邊的小廣告等。蘆北社區位于柴橋街道中心地帶,商鋪眾多,但同時也存在老舊小區多、管理難度大的短板,社區利用好商圈優勢,打造特有的商圈志愿服務。“聚焦露天垃圾、陳年垃圾、綠化帶垃圾等普遍性問題和沿街經營戶‘一跨十亂’、城中村‘破爛王’積聚等公共秩序亂象,針對這些薄弱短板進行閉環整治定點清除。”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堅持系統治理,專項攻堅,通過條抓塊統、協同作戰,進一步提升城鄉環境秩序,推動形成常態長效管理機制。
據介紹,寧波市城管系統堅持集中攻堅與長效鞏固相結合,健全常態化保潔機制,全面優化“六個周邊”的城市環境面貌。作為寧波文明城市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城管部門把握工作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優化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向更新、更高、更廣的層次邁進。為全面提高源頭分類質量,通過電視廣播播報、微信推送、短信提醒、懸掛橫幅、廣場宣傳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聚焦“問題清零”,強化整改落實,發動各機關黨員干部下沉到一線,排查、發現、梳理垃圾分類推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建立倒逼落實機制,定期盤點晾曬整改情況,確保工作落實、整改及時、問題清零、質效提升。綜合分析目前居住小區的三種類型,分類施策,靶向發力,確保垃圾分類工作落地、落實。在物業小區,打造“物業為主、居民參與、執法跟進”的“物業+”模式,物業服務企業作為管理責任人,負責轄區的垃圾分類引導、管理、收集等工作,督促居民垃圾分類投放。
“我叫沃碧華,是沙溪村土生土長的村民,自從村里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工作,我就開始負責這塊更換垃圾桶和洗桶的工作,我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垃圾桶里垃圾滿了,我就把桶撤下來,洗干凈了再把桶放回去。”別看沃師傅說得容易,沙溪村共有15個垃圾點位,35個垃圾桶,實際清洗工作可并不輕松。每天上午7點不到,沃師傅都會去村里的歸集點進行垃圾桶的清洗,然后晾干后等待更換新的垃圾桶。“其實哪有什么訣竅,就是用心做,咱們干一行就愛一行”,沃師傅說:“垃圾分類是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的一件事,我也是盡自己做所能,為我們村的垃圾分類做些事。”沃師傅也從不把自己的這門“手藝”收著藏著,只要社區、村有需要,他都會立馬出動,不定時開設的家門口洗桶小課堂也大受好評。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