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下村釀醋歷史悠久,具備傳統釀醋工藝的獨特資源;岵山荔枝是茂霞村傳統產業,其皮薄核小、肉厚汁多、味道清甜、馳名中外;塘溪村擁有豐富的熟地資源……”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岵山鎮擁有茂霞村、塘溪村、鋪上村、鋪下村四個“中國傳統村落”,古厝、古井、古樹、古寨、古街、古道、古寺、古窯匯聚于此,形成特有的“八古文化”。
如何讓眾多的傳統村落資源最大限度發揮作用?近年來,永春縣岵山鎮黨委統籌整合中國傳統村落資源,以聯村黨建作為工作切入點,在該鎮茂霞村、塘溪村、鋪上村、鋪下村四個中國傳統村落成立了岵山鎮傳統村落聯村黨委,探索實施聯村黨建新模式,逐步形成以茂霞村黨委為龍頭和以塘溪村、鋪上村、鋪下村等黨支部為依托的“黨建帶領、支部帶動、黨員帶頭”的工作格局。
機制創新 實現“同頻共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鄉村組織體系這個關鍵,讓更多的村攥成拳、抱成團、連成片,為鄉村振興凝聚合力。
“現在我們四個中國傳統村落黨組織經常在一起研究工作,避免四個村各干各的,自從有了聯村黨委后,四個村已經‘同頻共振’。”岵山鎮傳統村落聯村黨委委員、鋪下村黨支部書記陳少芳介紹說。
為了讓“頭雁”提升引領帶動能力,鎮黨委還將聯村黨委作為1個工作片區,建立鎮領導掛鉤“聯村黨組織”制度和落實聯席會議決策機制,每季度召開1次聯村黨委聯席會議。定期開展“共享黨課”,集中研究解決聯村建設中的人事任免、經費開支等重點難點問題,集體謀劃區域共建、村村共富的發展思路,形成“人人一把號,同吹一個調”的工作格局。
“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在我們已經達成了有事一起商量、有問題一起解決的共識,實現了抱團發展。”陳少芳說。
資源共享 推動優勢互補
“荔韻醋香,產業興旺”這個發展主題,正是在聯村黨建的引導下,把釀醋歷史悠久的鋪下村與荔枝古樹群的茂霞村有機串聯起來的結果。
在開展聯村黨建中,岵山鎮重點在“聯”和“建”上下功夫。
岵山鎮整合聯村黨委下屬各村的信息、人才、土地等各類資源,發揮水果合作社和熟地園合作社作用,探索搭建聯村“微平臺”,創新推進“農業基地”“農業企業”等發展模式,推動全面提升。
堅持以先進帶后進、以先富帶后富、以強村帶弱村的發展模式,發動黨員積極參與茂霞村市級產業融合型鄉村振興示范點、鋪下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點創建,共同抓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美麗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建設,連片打造一批過硬的美麗鄉村品牌,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同時,岵山鎮以福興堂獲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為契機,整合傳統村落特色文化資源,合理布局厝、田、路、街等元素,與古村環境相融相生,加快推進和塘古街立面仿古裝修、錦廊橋、金溪休閑廣場、農耕文化展示館、華僑文化展示館、荔枝文化展示館等項目建設,打造“紅磚、赤瓦、白石基”的閩南特色古鎮。
“通過聯村黨委積極整合人才、資源、平臺等,以點帶面、串點成線,激活‘鄉愁經濟’,變以前各村的‘一枝獨秀’為聯村的‘百花爭艷’。”鎮黨委書記鄭維澤表示。
產業聯動 擦亮名鎮底色
“鋪下村品老醋”“茂霞村嘗荔枝”“塘溪村看熟地”……在岵山古鎮游中,這些項目已成為必選項目。
“近年來,聯村黨委充分發揮茂霞村、塘溪村、鋪下村等村的產業優勢,整合傳統村落資源,做好‘產業聯動’文章,變‘單打獨斗’為‘編隊起航’,進一步激活‘古厝經濟’。”聯村黨委書記陳安婷介紹說。
據了解,在該聯村黨委的引導下,岵山鎮連續舉辦10屆荔枝文化旅游節,荔枝價格從每公斤8元上升到每公斤45元,并擴種荔枝1200畝,每年果農可增收3500余萬元。
同時,旅游節帶動了600多人返鄉就業,有望實現熟地、荔枝和醋三大特色品牌的全面復興。
為了用好黨建資源,岵山鎮還創新推出“黨員古厝長”、“黨員古街長”、“黨員古樹長”,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各有分工,讓古厝、古井、古樹、古寨、古街、古道、古寺、古窯等“八古文化”更富韻味。
現如今,伴隨著荔枝的清甜、老醋的醇香、熟地的獨特,岵山鎮的歷史文化名鎮的底色越擦越亮,傳統村落聯建串點成線,古厝、古樹、古街、古寨等“八古”連成一體,“八古紅利”正在釋放,“八古經濟”正揚帆起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