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城鎮建設> 正文

“蝶變”綻新顏 繪就新畫卷——黑龍江哈爾濱大力推進鄉村建設行動

2022-10-24 16:46:16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作者:龔后雨 劉述波責任編輯:徐雨晨

  初秋時節,走進黑龍江哈爾濱五常市衛國鄉長安村邢家店屯,鮮花綻放,綠樹成蔭。一條條潔凈的巷道平整延伸,道路旁水泥砌成的溝渠平平整整。家家戶戶門前擺放著垃圾桶,房前屋后精心地種上了各色蔬菜,干凈整潔而又生機勃勃。秋日光影中,稻田旁的村落宛若世外桃源。

  按照哈爾濱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宜居幸福之都”的要求,結合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過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村住房安全、改善生態環境、豐富精神文化等方式,大力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強基礎”做好人居環境“新篇章”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把公共基礎設施重點放在農村、進一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的總體要求,為加快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進一步完善全市鄉鎮基礎設施,逐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等問題,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提升農村建筑風貌、提高鄉村通行能力、保障農村住房安全為己任,全面推進農房和村莊現代化試點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鄉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邢家店屯是全省首批10個“龍江民居”建設試點屯之一。在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下,邢家店屯積極推廣“龍江民居”示范圖集,增加文化內涵,對70幢農房進行改造,更換屋面和門窗、加裝外墻保溫層、噴涂外墻立面,并在重點部位的墻面上做了文化墻繪。農戶還紛紛自籌資金,對室內進行改造和裝修,使房屋煥然一新、美觀與保暖功能兼具。農戶居住條件全面改善,獨具龍江風情特色,新型村莊全面建成。

  房子變得好看又宜居,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同樣要跟上。為全面提升現代化村莊基礎水平,邢家店屯內所有街道鋪設了黑色瀝青路面,路邊溝均是水泥矩形槽預制邊溝。街道設置了獨具特色的街牌,修建了廣場和停車場,村屯內街道綠化面積4500平方米,全屯農戶自來水接入率100%。邢家店屯還采取“室內水沖廁所+管網+自建小型污水處理廠”的模式,實施改水改廁69戶。通過建設生活污水收集管線以及小型污水處理廠這一舉措,村屯日常生活污水處理發生了質的改變。

  經過全面改造,邢家店屯基礎設施水平已經得到全面提升,文化、體育設施完備,綠化、美化、亮化到位,村容整潔且獨具特色,成為遠近聞名的樣板屯,在鄉村建設行動中走在了全市前列。

  邢家店屯只是當地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同樣,在方正縣方正鎮建國村,只見稻田阡陌相連,村民房舍整齊美觀,農家小院植物與花卉爭奇斗艷。村落的道路兩旁,金葉榆枝葉嫩黃,大片樹籬色澤濃綠,鮮花五色繽紛,把村莊點綴得悠然而美麗。

  近年來,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借助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契機,順應鄉村發展規律,按照傳承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和優秀鄉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鄉村特點、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等原則,全面推進農房和村莊現代化建設。方正鎮建國村房屋磚瓦化率、污水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村內10公里道路全部硬化,同時緊緊抓住整縣推進城鎮化建設政策機遇,引入社會資金,建成22500平方米農民新居,建設文化廣場,村屯綠化率已達22%,農民居住條件顯著提高。

  “好習慣”成就村屯容貌“高顏值”

  一大早,方正鎮建國村村民孫師傅就開著垃圾清運三輪車穿梭在各個村屯中。車上的大喇叭聲音響亮,循環播放著宣傳語:“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建國村的各位父老鄉親,我們要從每家每戶做起,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炊煙裊裊的村子里,不時有鄉親出門,將垃圾投放進家門口不同顏色的桶里。

  垃圾分類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綠色發展大事。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徹底解決農村生活垃圾環境污染尤其關鍵。哈爾濱市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垃圾收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編制完成了垃圾治理設施建設規劃,確定了“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垃圾收集與轉運處置體系,“垃圾圍村”現象目前已基本消除。

  方正鎮建國村依托鎮城管中隊,按照“戶分類、屯收集、縣轉運”三級聯動機制,采取“兩分兩集”的垃圾處理方式,實現了源頭減量40%以上。同樣,衛國鄉長安村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提出在庭院內消滅垃圾的目標,嚴格按照鄉政府制定的《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手冊》,指導農戶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該村采用“燒、埋、賣、墊、換”的方法進行垃圾分類,經過幾年不懈努力,全村垃圾總量大幅下降,環境愈發整潔優美,已經成為五常市最干凈、村風民風最好的地區之一。

  在推行垃圾分類的同時,哈爾濱市還積極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將提升村民素質作為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保障。方正鎮建國村從設施、組織和機制建設入手,強化硬件保障、人員保障和制度保障,投資180萬元,建成800平方米“德禮之家”,將道德講堂、文化演出、婚喪嫁娶等服務項目有效整合,建設文化廣場用于群眾精神文化活動場所,制定建國村村訓,創作村歌《蓮村謠》,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善行義舉”“孝老愛親”等典型人物評選活動,用身邊的人和事宣傳教育,營造文明向善的良好村風。

  “小產業”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老房子被改造一新,村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錢袋子也要想方設法鼓起來。在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指導下,全市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同時,充分發揮各村屯特點,帶動村民致富,蹚出一條條鄉村振興的新路。衛國鄉長安村依托地處國家級水稻示范區和安石路水稻示范帶、具備發展近郊鄉村旅游新模式,大力開展觀光農業建設,實施“旅游+農業”戰略,以農家餐飲、菜園采摘為基礎,以高品質的農村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稻香游、民俗民宿、果蔬采摘園、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經濟,做好鄉村旅游文章,推進新型“農旅綜合體”模式,農民收入不斷上漲。

  方正縣德善鄉育林村依托梨文化,將全村打造成為集民宿、觀光、旅游、采摘、度假、休閑養生等項目為一體的鄉村振興文旅融合類示范村。該村集體投入資金15萬元,利用村級閑置空地,打造以室外燒烤和鐵鍋燉為主、具有東北特色的經營項目,建設集旅游觀光、田園實踐、農家餐飲為一體的經營性休閑旅游實體,帶動農民增收。同時,該村打造特色產業,利用現有山野菜資源和梨樹種植條件,建設山野菜加工基地和優質梨加工基地,建設冷庫以及梨醋、果酒生產線,提升優質梨生產能力及配套冷藏、深加工能力水平,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