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城鎮建設> 正文

喚醒老建筑 激發新活力

2022-11-14 14:04:39來源:央廣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徐雨晨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保留了各個歷史時期的老建筑。轄區老祠堂、舊民宅、青磚房、古井、古水道星羅棋布,鑊耳屋、紅砂巖石橋、蠔殼墻遍及城鄉。如何讓老建筑融入城市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文物保護利用的良性互動?今年以來,順德區利用社會資源,依靠市場力量,對古建筑及老舊房屋進行活化利用,既保留其原始風貌,又使其煥發新活力。

  活化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

  在順德區杏壇鎮逢簡村,有一座建于清光緒年間的老建筑——和之梁公祠,是順德清代宗祠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經過廣東閱生活科技公司活化改造后,和之梁公祠變成了集咖啡、閱讀、藝術文創于一體,極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和之美學館。該館自9月開館以來,深受年輕人喜愛。

  廣東閱生活科技公司總裁廖昌旭介紹,今年初,公司參與杏壇文保活化行動,經多次溝通和多方磋商后,最終選擇和之梁公祠作為活化對象。此次改造依照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保留了祠堂的原貌和建設結構,同時,在燈光電力、綠植景觀等方面對和之美學館的功能進行了提升。動與靜的結合是本次改造的最大亮點。一方面,充分利用祠堂空間,開辟圖書角、咖啡廳、文創區等區域,吸引年輕人走進祠堂。另一方面,引進拳館,通過拳術晨練等方式,動態展示杏壇的詠春文化。“讓年輕人感受傳統文化,再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是我們的出發點。”杏壇鎮黨委書記孫春剛說。

  和之梁公祠是順德區利用老舊建筑活化建設文旅空間的示范案例。今年4月,順德區出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嶺南廣府文脈傳承的試點工作方案,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活化利用的“1+1”結對模式,探索老建筑保護利用的良性循環機制。“祠堂承載的不只是家族根脈,也關系地域文化的傳承。傳承與活化祠堂,是對城市人文精神的弘揚傳承。”順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紅兵說。

  “活化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鄭衛紅說,老建筑活化利用將遵循3個原則,即加強頂層設計,盤活文化遺存;遵循保護為主,堅持品質優先;保護活化并重,以活化促保護。鄭衛紅介紹,對老舊建筑,其建筑格局、結構安全、使用面積、土地性質等符合要求的,可活化為特色民宿。如勒流街道勒北村進士里蠶房建筑,可結合桑園歷史、桑基魚塘文化、蠶桑養殖文化等,建設桑文化主題民宿。對有歷史淵源且周邊旅游資源豐富、配套便利的建筑,可活化為大師工作室、非遺傳承工坊等高品質文化空間,如容桂街道衛紅社區工業路67號建筑,周邊建有IF1959文創園、國家3A級景區漁人碼頭,可將其活化為非遺傳承基地。對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祠堂、老舊建筑,如勒流街道裕祥當鋪,可活化成為各類主題博物館、藝術展覽館、文化培育基地等。而其他空間可活化成休閑書吧、“咖啡吧+茶吧”、社區共享客廳等創意文旅空間,如杏壇古朗村起鳳橋、百歲坊等文物連成一片,可配合輕餐飲打造休閑文旅空間。

  激活“沉睡”的老舊建筑

  除和之美學生活館外,龍江左灘3500書屋、杏壇桑麻·紅房子水岸生活空間等利用老舊建筑建設的文旅空間已經啟用。大良街道南華社區伏波糧倉更新改造項目、最美江義——歷史建筑活化項目等項目已簽約,正積極推進。

  其中,位于順德倫教街道羊額村的龍田龜苓膏文化體驗館由9間富有嶺南特色的古舊青磚瓦房修繕活化而成,集中展示龜苓膏歷史、中草藥和龜的知識,并開展龜苓膏制作、新派龜苓膏茶飲制作等體驗項目。倫教龍田龜苓膏文化體驗館還與市級文保單位鳴石花園有機融合。

  龜苓膏制作技藝是順德區非遺項目,龍田龜苓膏曾是龍田涌龍田冰室的招牌美食。龍田龜苓膏文化體驗館的幾個合伙人是本地人,他們痛心于老建筑隨著城市化進程而消失,所以沒有新建場所,而是對老建筑活化利用。倫教龍田龜苓膏文化體驗館所在地原來都是出租屋,因為年久失修而無法使用。合伙人在向屋主承租時,承諾把房屋修好,將周邊維護好,得到了村民的認可。這一方面為業主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修繕了舊屋,解決了周邊臟亂差的問題。如今,倫教龍田龜苓膏文化體驗館及周邊已成為具有特色的鄉村文旅景點。

  左灘是順德文明篝火點燃的地方,35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結合這一歷史底蘊,致璞研造設計工程(廣州)有限公司在這里建設了3500書屋。書屋位于麻洲崗遺址旁,由一棟建于20世紀70年代的建筑活化改造而成。該建筑曾做過蠶房、村事務會議場所、幼兒托管所,已閑置近25年。借助順德區示范片區項目資金、順德區黨群共建社區發展基金,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引入致璞研造設計工程(廣州)有限公司進行設計提升以及運營,讓老建筑煥然一新。

  “希望通過在3500書屋讀書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智慧之火繼續傳承發揚。”書屋負責人唐澤雯說。這棟老建筑經過改造活化后,設有閱讀區、階梯講堂、咖啡區、多功能廳,成為集圖書閱覽、讀書分享、展覽、教育訓練、咖啡輕食為一體的鄉村復合空間,也可以滿足村民的議事和公共活動需求。3500書屋推出“小小圖書管理員計劃”,招募了20多名孩子擔任小小圖書管理員。書屋經常開展閱讀分享活動,針對高中生、大學生等開展實踐計劃,結合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辦特色文化活動,開設家長、孩子成長課堂,推出了鄉創孵化計劃。書屋自7月試營業以來,已成為鄉村社區文教中心和鄉創孵化基地,并已實現平穩發展,基本維持運營收支。

  由順德舊郵局及職工宿舍、百年曾氏古宅改造而成的華德里·舍毗鄰大良“第一碼頭”,融入了百年郵局文化、廣府文化等元素;位于杏壇北街百年古村落中的桑麻·紅房子水岸生活空間的前身是清代祠堂,后被推倒重建成紅磚蠶房,口岸文旅集團保留其原建筑風格,將其設計為多元藝術生活空間……在順德,有越來越多的老舊建筑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基礎上得到活化利用,以文旅項目的新身份被“喚醒”,成為人們品味鄉愁、樂享文化的文旅空間。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