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銀川市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銀川市“無廢城市”建設全面啟動。
方案明確,從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等7個領域,同步推進40項任務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銀川市將實施企業環保分類管控,把企業分為優先發展、鼓勵發展、限制發展和禁止發展四類。加快淘汰和化解落后過剩產能,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為主導的“三新”產業及化工、冶金等重點領域,促進綠色制造和產品供給,開展綠色工廠創建。拓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渠道,擴大工業固廢在生態修復、綠色開采、綠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領域的利用規模,大力推廣以粉煤灰等工業固廢為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等,強化利廢項目示范引領,打造一批資源綜合利用示范企業和骨干企業,到2025年,培育認定國家和自治區級綠色工廠10個、綠色產品10個,培育認定國家和自治區級綠色園區3個,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6.9%。
方案要求,落實建設單位建筑垃圾減量化主體責任,將建筑垃圾減量化費用納入工程概算。鼓勵新建住宅建設單位直接向使用者提供全裝修成品房,開展“被動式建筑”“裝配式建筑”等綠色低碳建筑建設工程,在閩寧合作發展小鎮、月牙湖航空主題小鎮等區域打造“綠色智慧小鎮”。鼓勵新能源綜合應用,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節能設計最新標準,探索鄉村綠色節能建筑建設。2025年,新建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90%。
銀川市將著力打造特色“無廢”細胞工程,探索創建多場景“無廢”模式,結合產業布局,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創建“無廢學校”“無廢餐廳”,賀蘭縣創建“無廢4S店”,到2025年,建設“無廢細胞”200個,使“無廢城市”成為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載體、新窗口。(記者 李錦)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