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華熱鬧的民主路,往東方超市入口的小巷口轉個彎,深深的小巷中隱藏著新江口街道的杏花村社區的棉花儲運小區(現稱東方康悅小區),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歲月的侵蝕,讓小區院落破損、墻壁斑駁,四處亂搭亂建、線路混亂,社情復雜,舊、堵、臟、亂、差,居民怨聲載道……如今,映入眼簾的是明亮干凈的墻面、平整寬敞的柏油路面、規劃合理的停車位、別具一格的運動健身區、賞心悅目的花廊……這個松滋有名的“老舊小區”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涅槃重生?
方案共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務實順心。擁時不覺珍,失去方知貴。2021年,看著這個承載著一代人記憶的小區,在城市化進程中敗落,久居于此的居民陷入反思。自己的小區該如何改?讓居民入局,自己來做設計師?讓居民們看到了使小區重生的希望,開啟了一次復興家園的新探索。 “小區里的路要修好!”“我們是棉儲小區,改造后,也要有文化底蘊!”“我們是老房子,漏水問題要解決!”“停車是個大問題,小區里的停車位要增加!”……雖然小區只有三棟宿舍樓,但居民們對小區的要求卻并不比新建小區少。
為呼應民生訴求,松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成立了“老舊改工作專班”,專班成員一戶戶收集意見,找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居民參與小區事務,共同謀劃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通過這種“參與式規劃”,充分汲取群眾智慧,推出更接地氣、更具溫度的設計與改造方案。根據居民們的意見,新小區規劃建設了東方門廊、東方創衛、東方花廊、東方康悅小區形象墻、主題文化墻、運動創衛·健身區、鄰里關照文化墻等七大區域,在升級小區居住功能的同時,也提升了居民的居住體驗。為松滋的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樣本。
工程共建,拆違建快速省心。七大功能區,每一塊都需要公共區域來建設,小區拆違這塊“硬骨頭”必須啃下來。原本以為需要耗時費力的“拆違動員”,沒想到竟然進行得特別順利,有不少居民表示:“只要政府愿意按我們的想法改造自己的小區,當年我不懂事搭的違建我自己動手拆!咱保證不拖小區的后腿!”
2021年4月26日上午,小區內25戶違建不到一上午全部拆除,垃圾全部清運,整個過程無一例矛盾糾紛。這次的經歷讓老舊小區改造專班意識到——過去大包大攬、替民做主的“計劃慣性”必須改變,要讓群眾做主和參與活動。
施工共管,換新顏扎實放心。有了群眾和社會力量的全力支持和深度參與,棉花儲運小區的“老舊改”工作穩步推進。每一個居民都是施工現場的義務“監理師”。
防水做得好不好?混凝土標號夠不夠?路面瀝青實不實?水電氣通路是不是安全?……在居民的參與和見證下,小區內的一點一滴逐漸換了新顏,全程參與的“主人翁”們對這扎扎實實的每一步也感到特別放心。
從棉花儲運小區到主道路要經過東方超市入口的門洞,因為歷史原因,這個門洞簡直就是“臟亂差”的代名詞。滿墻清了又滿的小廣告和亂涂亂畫,曾經讓城管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不勝其煩,也讓進出超市的市民和小區的居民不忍側目。
借這次“老舊改”東風,松滋市住建部門別出心裁地對原先臟亂差的門洞,進行規整亮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公道、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松滋市民文明公約等“布滿”通道,旨在踐行主流價值,規范居民行為,讓大家時時得到文明的熏染和道德的洗禮。
棉花儲運小區如今舊貌換新顏,小區居民們也喜笑顏開。
效果共評,藍圖成篇篇滿意稱心。冬陽暖人,居民張奶奶和李奶奶將厚厚的冬被在小區的便民公共曬衣桿上仔細翻曬。摸著軟軟的棉花被,聞著被子里透出來的陽光的味道,兩個老奶奶不停感慨:“這么多年總覺得潮呼呼的被子,今年冬天終于可以想曬就曬了、好幸福啊!”
小區改建完工后,松滋市住建局請小區的居民做了滿意度調查。65戶居民,每一戶都對改造成果十分滿意。這些舉措都使得原來陳舊的小區恢復了蓬勃的朝氣,不僅提升了小區的品質,更改善了大家的生活環境。
同時,棉花儲運小區改造注重以居民自治為核心,成立了小區黨支部、退役軍人服務隊、志愿者服務隊、紅色物業等自治組織,建立起一整套小區后續管理體制。
松滋市住建部門將小區建設的各項指標量化上墻,讓群眾進行測評。櫥窗宣傳欄對評選各個環節、流程進行公示公開,“哪棟好、哪個單元好,一眼就能看清。”
“自打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引入紅色物業管理,我們小區煥然一新——道路整潔、花繁葉茂,再不見垃圾污水。”“現在大小雜事,一個電話找到物業準能解決,日子越過越省心。”說起改造后的變化,居民們都贊不絕口。
“小區改造得好不好,居民說了算。”這是棉花儲運小區改造的標準,也是松滋市住建部門對全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標準。
成果共享,常安居人人自主用心。“共享”就是要讓群眾共同享有社會治理的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現在,棉花儲運小區居民“出門見綠”,各類惠民設施一應俱全……無不折射著改造后的棉花儲運小區的人居品質。
“宅院溫暖,彼此關愛;相濡以沫,鄰里關照;執手相幫,家事關心;呵護環境,花草關情。”這頗有溫度的“小區四關”,彰顯著棉花儲運小區睦鄰友好、守望相助的親善風范。
松滋市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緊緊圍繞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憂,依照方案共謀、過程共建、施工共管、建成共評、成果共享的工作方法進行推進。做到屋面不漏、地面平整、下水通暢、環境整潔。
2021年,老舊老區改造17個、受益群眾1675戶;改造面積18.75萬平方米,2022年,該市老舊老區改造51個小區、受益群眾1984戶;改造面幟20.88萬平方米,近2萬人受益,總投資近捌千萬元。2023年,該市計劃“老舊改”改造小區91個、面積34萬平方米,受益居民2957戶……近萬人。
一串串數字、一個個煥然一新的小區、一張張洋溢幸福的笑臉、一聲聲發自肺腑的稱贊……是松滋“老舊改”工作交給人民的答卷。如何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改”到了群眾的心坎上,讓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宜居感?松滋市人民政府正用心用情答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時代答卷。(章學庚)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