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金塔縣羊井子灣鄉會水新村農房改造項目施工現場,一幢幢錯落有致的二層小樓映入眼簾。目前,項目工程已進入裝修入住階段。會水新村農房改造項目,是今年酒泉市農房改造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酒泉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戰略部署,全面落實“5155”鄉村建設示范行動,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河西樣板為目標,把農房改造提升作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抓手,狠抓工程建設質量,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確保資源統籌優化配置、空間合理開發利用。
為確保農房改造順利開展,酒泉市先后組織協調開展村莊布局優化調整4輪次,優化行政村村莊分類435個。優選專業機構高質量編制鄉村建設規劃,全市342個發展類村莊啟動規劃編制,完成初步成果和報批實施224個。
走進肅州區東洞鎮舊溝村,一排排白墻黛瓦的民居拔地而起。“做夢也沒想到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感謝黨的好政策。”村民范祥錄說。
酒泉市建立健全“鄉級初審、縣級評審、市級審核”的三級評審審核責任機制,組織住建、自然資源、環保等部門及規劃、設計等領域專家,圍繞規劃引領、設施配套等6個方面20個子項,制定酒泉市農房設計負面清單,在各縣市區依法評審基礎上集中審核,對126個相對成熟完善的農房建設示范點規劃設計方案,提出437條修改意見建議。制定《酒泉市2022年農房改造建設示范點總體設計導則》,為加強村莊風貌引導提供參考,有效防止“千村一面”。
酒泉市堅持把農房改造提升作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抓手,帶動基礎設施配套和鄉村環境整治,全面提升農村整體面貌和生活品質。通過深入調研,提出2022年農房建設工作思路,制作“三圖兩碼六清單”,搭建“互聯網+民情民意”平臺,為群眾反映訴求提供平臺和渠道。至目前,共收集意見建議807條。
近期,金塔縣羊井子灣鄉部分村民搬進了溫暖舒適的四合院式老人幸福院。老人幸福院共建房屋20棟,主要供65歲以上老人居住。柳玉鋒老人的房子自己只交了1萬元,鄉政府補貼了4萬多元。個人出“小頭”,政府擔“大頭”,不僅緩解了經濟壓力,也圓了老人的“新居夢”。
酒泉市積極探索實行“政府支持、農戶自籌、金融助推、社會參與”等多元融資模式,結合實際出臺以“資金補助+貼息貸款”為主要形式的補助政策,配套制定宅基地騰退交回補償、拆舊宅進城購房補貼等具體辦法,有力保證了農房改造項目順利推進。
至目前,全市開工建設農房改造點117個10072戶,其中拆除騰退和風貌改造1753戶、新建農房8319戶,完成固定資產入統16.4億元,各項進展達到預期計劃。
為保障農房改造質量,酒泉市強化監管督導,把實地督導檢查作為嚴把質量關口的有效抓手,重點檢查農房改造示范點選址、軟地基處理等關鍵環節,實行清單銷號,建立問題整改閉環機制,確保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兩手抓、兩手硬。(酒泉融媒記者 馬學全 通訊員 郭晉良)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