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來,房地產板塊個股出現一輪強勢上漲行情,部分房企股東借股價高位紛紛拋出減持計劃。
4月13日,中交地產發布大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稱,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233.8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8.96%),本次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086.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3%。重慶渝富為中交地產第二大股東,本次減持原因是自身資金規劃安排,股份來源為2005年通過協議受讓,減持價格區間視減持實施時市場價格確定。重慶渝富此前已在減持。中交地產同日披露的股東減持股份實施情況公告顯示,重慶渝富自2021年12月8日至2022年4月12日累計減持1.72%公司股份。
中交地產第三大股東也有減持。4月8日,中交地產發布公告,自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4月6日,湖南華夏及其一致行動人彭程合計減持823.95萬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18%。本次減持后,湖南華夏及彭程合計持有股份4089.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88%。
除中交地產股東外,還有不少上市房企股東亦在減持。4月9日,棲霞建設公告,公司股東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擬于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2000萬股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9048%。公司股價隨之連續3個跌停。
4月8日,招商蛇口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披露,公司股東深圳市招為投資計劃減持不超過2091.29萬股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日,深圳市招為投資已減持887.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1%。
4月8日,華遠地產披露,公司股東北京北控京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經營發展及資金需求,擬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8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46%。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3月16日以來,A股上市房企中,已有7家披露股東減持計劃,披露減持進展的公司家數達15家。
上市房企股東紛紛拋出減持計劃與公司近期股價大幅上漲有關。以中交地產為例,自3月16日以來,中交地產股價從6.45元一路上漲,最高達到22.56元,漲幅超過200%。棲霞建設的股價也從3月16日開盤價3.11元連續上漲至4月8日的5.51元,區間漲幅達77.17%。
房地產板塊的大幅拉升與房地產行業政策暖風頻吹有一定關系。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指出,關于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4月11日,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12條務實舉措支持上市公司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其中第二條專門提到房地產:堅持“房住不炒”,依法依規支持上市房企積極向新發展模式轉型,加強自身風險管理,密切關注市場形勢和行業變化,嚴格防范、妥善化解各類風險,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3月份以來,已有包括鄭州、哈爾濱、福州、綿陽、衢州、秦皇島、蘭州、蘇州、南京等多地對限購或限售政策進行了調整。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截至3月底,今年全國已有70余城調整房地產相關政策,調整方向涉及調整限購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下調房貸利率、發放購房補貼等多個方面。
東興證券認為,從歷史來看,地產板塊走勢與政策相關性強,而政策面的松綁則與房價的走勢息息相關。降杠桿政策的陸續出臺,加速暴露了高杠桿房企的流動性問題。供需兩端多重因素的疊加,進一步推動了需求的快速下滑,銷售的急劇下滑導致行業風險逐漸發酵,政策的關注點正從房企資金面的風險轉移到需求端的失速下滑帶來的風險。伴隨著中央和部委的表態與各地放松政策的發布,市場對于政策加碼的預期逐漸明朗,地產板塊開始走出明顯的強勢行情。不過長期而言,具備高信用的房企發展才更為穩健。(記者 張良 編輯 全澤源)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