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泰州、宿州、成都、海口、景德鎮、欽州、九江、徐州、梅州……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5月以來,全國已有近20地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政策。
今年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地預售資金監管政策優化頻率明顯加快。
機構:有助于緩解房企短期資金壓力
中指研究院表示,預售資金監管制度本意是保障預售資金安全,適度的重點監管資金可以保障項目順利竣工交付,保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但在行業下行階段,應在保障資金安全前提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需要在“保交樓”監管與資金使用效率間尋求新平衡。因企施策,合理釋放預售資金,緩解房企短期資金壓力,同時保障上下游供應商合法權益,穩定市場信心,實現行業良性循環。
“近期多地出臺紓困政策,調整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包括加快審批效率、解控資金監管比例、銀行保函等額替換等方式。經測算,項目的預售資金監管,一般占總預售金額的30%-40%。如果預售資金監管有所放松,預售資金監管的比例下降10個百分點左右,有助于緩解房企資金緊張局面。”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表示。
5月部分地區發布的預售資金政策要點一覽
來源:根據各地人民政府網站信息整理
更多城市可能跟進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認為,未來兩類城市可能跟進調整預售金監管政策,提高預售資金使用效率。
第一類是預售資金監管相對較嚴的城市。例如,某城市工程建設層數過半僅能提取25%的重點監管資金,即便主體結構封頂,重點監管資金累計提取比例只能達到50%。反觀其他城市,普遍能達到60%甚至超過70%。
第二類是項目交付風險整體可控的城市。以某城市為例,截至2021年末,約有26個項目已售未交付,總建面333萬平方米,全市范圍并未出現項目停工、爛尾等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政策底線仍是‘保交樓’,保證在建項目都能按期交付,最大程度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以便逐漸恢復市場信心。因此,預售資金監管將趨于規范化,真正實現從拿地開發到銷售回款直至交房的全流程管控、全周期監管。”楊科偉補充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