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10月,隨著租賃市場進入傳統淡季,住房租賃需求明顯回落,市場議價空間擴大,租金整體水平有所松動。10月,全國50個城市住宅平均租金為37.1元/平方米/月,環比下跌0.59%,同比下跌3.63%。
進入10月,地方繼續積極施策支持、規范租賃市場發展。廣州發文支持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參與“城中村”房源整租運營,既可為保租房“開源”,亦可提升“城中村”居住品質;成都進一步明確了居民將自有住房用于保租房的有關事項,查缺補漏,自有住房籌作保租房更加規范;蕪湖在面積、規模、租金等維度明確保租房認定標準。
在地方政策不斷推動的同時,中指監測的50城中10月份仍僅有3個城市住宅平均租金環比有所上漲,上漲城市數量較9月減少19個。其中,三亞環比上漲0.71%,蘇州環比上漲0.43%。47個城市住宅租金較9月有所下跌,其中鄭州、蘭州、北海等地環比下跌1.5%以上,跌幅較為突出。
與此同時,住房租賃市場出現融資新動向。10月,建設銀行擬設立的300億住房租賃基金完成備案,11月8日,建設銀行在京舉行住房租賃基金成立發布暨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有限合伙)、建信住房租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與北京、重慶、湖北、成都、南京、廣州、佛山等地簽署子基金意向協議,以及首批十余個項目收購協議。
據悉,該基金的目標定位及投向為通過投資房企存量資產,改造為租賃住房,增加市場化長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探索租購并舉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對此,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徐躍進表示,建行住房租賃基金的落地是住房租賃和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積極探索,也是落實“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的重要舉措。建行住房租賃基金的設立在增加地方租賃住房供給的同時,也可以有效盤活房企的存量低效資產,減輕房企的庫存壓力,助力地方房地產市場的健康運行及探索發展租購并舉新模式。
根據住建部數據,“十四五”期間,全國40個重點城市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預計可解決近20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2021年、2022年全國建設籌集330萬套(間)保租房,未來保租房發展有望進一步提速。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